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从《地心引力》中学到的航天设计灵感
发布时间:2013-12-1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影片《地心引力》正在热映,作为一名航天设计师,除了享受其中的太空视觉盛宴外,心中还充满了对同行的敬意,同时,一些重要的设计方法也在头脑中频频闪现,写来与大家分享。

一键式操作。影片中女航天员在驾驶飞行器时一边阅读操作指南,一边摁动对应按钮,诸多操作之后才成功启动飞行器。我观看的时候着实为女主角捏了把汗,如果拥有汽车里的一键式快速启动操作,是不是可以为逃脱空间碎片的攻击争取更多时间呢?以此类推,我们研发设计的雷达也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搜索、跟踪、制导等功能众多,如果能像汽车那样一键启动,一键运行,一键停止,是不是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呢?

国际通用化设计。片中,女航天员共接触驾驶了三个国家的航天器。有一个细节是她在神舟飞船上不懂中国字,靠按键声音识别操作按钮。身为外行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国际设计标准,但如此的通用化设计方法着实成为女主角的救命稻草。按照统一的标准设计,去除个性化,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方法值得我们航天人学习和思考。

永远的Plan B。有人说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有Plan B,相信产品设计也是如此。女航天员在启动俄国飞行器时首先采用的是自动方式,启动时间大约需要四分钟,对于总体七分钟的逃生时间来说显然太长了,万幸设计中拥有Plan B——手动启动方式。我记得观看神舟飞船回收录像的时候,地面通过红外、光学、雷达等众多方式对飞船轨迹进行跟踪,确保回收任务万无一失,或许就是这众多的Plan B成就了我们的航天壮举。

有人说这是一部科普片,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生命如何被拯救的电影,身为航天设计师,此文中呈现的观影收获更让我感触良多。

(作者:寇秀丽)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