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列车检验员何双宏和往常一样,对每一辆列车进行着仔细的检查。十多年来,他都在这条铁路上检查车轴温度,防止列车在高速运行中,由于车轴过热发生熔断,造成列车脱轨等事故。
然而,最近他发现自己不再需要用手一个轱辘一个轱辘地摸温度试温度了。“是航天技术让我不用再遭受风吹雨打了,在电脑上就可以轻松实现故障监控。”何双宏高兴地说。
用于卫星定位的红外线技术运用在了检测列车轴温上,免去了人力之苦,给不断提速的中国铁路带来了安全保障的同时,每年还创造出3亿元的经济效益。
这只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航天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的一个写照。
早在1993年,刚刚成立的航天总公司在发展纲要中就明确了航天民品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要以三大支柱产业——卫星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及零部件带动整个航天系统的民品发展。
多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在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神圣职责的同时,致力于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2008年,集团公司第四次工作会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被列为四大主业之一,集团公司确定了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于是,人们逐渐发现这些“深居闺中”的航天技术逐渐走下“神坛”,并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切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
从事太空科技工作40多年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原副主任潘厚任说:“航天技术把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变为现实之时,也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衣食住行。”
如今只需稍加留意,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曾经远在天边的航天技术和产品已经近在眼前。它们早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餐桌上就蕴藏着航天“基因”。航天育种使“太空过客”走进千家万户。“这些在太空中见过大世面的种子不会存在不良反应,市民可以大胆放心地食用。”华南农大副校长陈志强教授肯定地说。
工作了一天,回家打开热水器,热腾腾的水汽冲散了你一天的疲劳。这个被我们司空见惯了的太阳能技术就是较早一批走下“神坛”的航天技术。这项脱胎于卫星太阳能帆板的技术应用,凭借着其安全可靠、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赢得了普通百姓的青睐。
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被一双“千里眼”盯上了。这就是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及辽宁全省营运车辆监控服务授权的卫星车辆定位监控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违章车辆以及增强警方打击走私和贩卖人口的力度。
除了上述百姓日常吃、住、行中已经渗透着的航天元素,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何把药品切割成均匀的颗粒、如何把水状的药物装进胶囊中,这些看似容易的医学操作也蕴含着航天技术。
在不胜枚举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曾经神秘高深的航天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所说:“其实,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技术带来的便利。”
“我们致力于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加快航天高科技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转化应用……使航天科技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如是说。
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未来的航天技术将会怎样进一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都不应该禁锢在神秘的殿堂之中,步入平凡百姓的生活、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是其必然归宿。
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谁都没有忘记,2008年,远在大洋彼岸那个叫做“华尔街”的地方,一座“金融堡垒”轰然倒塌。危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穿越太平洋,波及亚洲,中国也受伤了。
河南永煤集团濮阳龙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毕殿峰却在那一年亲眼见证了自己的企业从濒临破产变身财源滚滚的化工大厂。
“是火箭发动机技术救活了我们。”毕殿峰说,他们在金融危机之际,能取得一张不俗的成绩单要归功于被业界誉为航天民用领域的“神舟七号”——航天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利用在航天领域大系统集成的优势开发研制的航天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不仅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也为国人的视野撕开了一个口子,看到了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辐射、嫁接的宏伟蓝图。
航天技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众多部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崛起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产品,被形象地称为中国航天的第二次创业。从那时开始,航天科技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民用航天产值已占据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投入产出比高达1∶10。
这款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正在释放着巨大的能量。粗略估计,由我国航天产业所辐射出来的产业链,已经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
仅卫星领域而言,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使我国几千万人通过这所“空中学校”接受了培训,直接节省资源可折合数百亿元。
矿产、地质、铁道、桥梁等部门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勘察,节约的资源和所取得的收益都相当可观……30年间,集团公司形成的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系列化卫星体系,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教育、农业、国土资源、交通、防灾减灾等领域。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有近百颗卫星在轨运行,形成较完备的应用卫星体系,为卫星应用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统筹规划好卫星及其应用发展,构建天地一体的卫星应用业务体系,必将会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新型产业,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在服务国家应急减灾、农业、林业、水利等国民经济建设各相关领域的同时,也必将会辐射、带动信息产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多年来,集团公司利用航天技术在制约我国发展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核心技术缺失等方面破解了一系列难题,对于提升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整体跃升,培植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如,集团公司利用空气动力学、气动热等航天专业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低能耗、高可靠性的节能环保装备;与中石化强强联合,开发了长输管线输油泵、高速泵、安全阀等流体机械产品,可直接替代进口,降低了国内企业的采购与维护成本,提高了我国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共和国长子的担当
2003年春夏,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非典。当时全国各地都纷纷在公共场所门前安装了一个新鲜设备——红外线温度计。这个为抗击非典成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红外线温度计就源于航天领域的红外线天文观测技术。现在它还在为测量人体无法触及的器官和部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震区打出的第一个电话、建立的第一个临时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传出的映秀镇受灾情况的第一段视频图像全部依赖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这也充分显现出卫星是抗震救灾最可靠的“生命线”和“保障线”。如同集团公司肩负着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一样,航天技术还要完成国家交给的经济任务,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适,并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为中国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力支撑。
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减少碳排放的庄严承诺。集团公司作为共和国长子,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实现战略部署的责任。
“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发展清洁能源、环保设备等产品,将航天科技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节能环保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2011年发布的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明确指出。
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导向,集团公司在巩固、扩大烟气脱硫脱硝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以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动煤化工、IGCC等煤的清洁利用;围绕碳捕捉技术、等离子焚烧炉热源技术、等离子(小油枪)点火、稳燃技术以及高效低耗污水处理技术等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实施技术攻关与重点突破,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着。
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集团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发展的军民结合产业破浪而行,使尖端技术不但能够“体贴”每一位百姓生活,还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也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