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航天惠民路 > 正文
“太空课堂”遥递新知
来源: 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3/06/21 字体:【大】【中】【小】
  6月20日是“太空课堂”开课的日子。虽然已经被提前告知开课的时间是上午10点多,但还不到7点,各路记者们就已经陆陆续续地聚集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的校园里。

  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北京16所学校赶来现场听课的孩子们,也早早地就在人大附中的直播教室外开始候场。虽然时间还早,虽然都是从京城各大片区奔赴而来,但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些许好奇,裹着些许期待,看不出半点困倦和疲惫。无论是记者还是学生,都透着那么点小兴奋。

  为了暖场,在航天员正式开课之前,课堂上进行了十几分钟的“热身互动”,学生们与地面的两位老师讨论着神十飞天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他们感兴趣的太空生活,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不时惹得课堂一片哄笑。

  10点刚过,上课铃声响起,而航天员的出场则将整个课堂推向了最高潮。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此次太空授课的主讲师,她时而摆弄小球演示太空单摆运动,时而拿出陀螺展示天地运动差异,时而又调皮地制作水膜、水球,逗得听课的孩子们哈哈大笑。

  在完成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后,三名航天员与地面课堂的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关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措施、航天员对抗失重方法等问题。

  四五十分钟的课不算短了,可是教室里的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小学生们还在兴奋地互相小声嘀咕着,忙着弄清楚刚刚实验中神奇的一幕是怎么发生的;即便是高中的大孩子们,也难掩心中的惊喜和憧憬之情。

  “特别好玩!”史家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陈泽雷眨着忽闪的大眼睛小声地告诉记者,“我也想坐着飞船去太空,我也要做航天人。”

  相对于小学生们更偏重情感体验的感性反馈,高中生们则多了几分理性分析。“真的很神奇!虽然我们在平时课堂上也做过相同的实验,但是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完全不同的,没想到这堂奇妙的物理课真的能让我对物理、对航天着迷。”来自北京第八十中学高一年级的黄骁感慨道。

  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同学周俊阳迫不及待地补充道:“而且授课形式也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本以为授课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却没想到整个课堂上有这么丰富又好玩的实验展示,还有这么深入即时的互动体验,开了眼界,也勾起了兴趣。”

  “太空课堂”的几十分钟上得津津有味,而在神十飞天之前的备课工作可是没少费心思。就拿水膜、水球演示来说,如果水滴不慎滴落,会成为天宫一号里的多余物,危害设备乃至整个航天器的安全。为此,空间实验室系统和飞船系统的设计师们特别为航天员准备了两种“小神器”——吸水纸和吸水毛巾,前者用来对付细小水滴,后者则用来防备水袋洒出的水。

  “这次太空授课内容就是我们小时候上过的基础物理课,那时候只能通过图片和课本来抽象地了解。现在,在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上了一堂如身临其境的课程,感觉欣喜的同时,更有一种身为航天人的自豪感。”看到太空授课进行得如此完美和成功,设计师们也跟着欢欣鼓舞。

  “下课”回来的出租车上,记者的兴奋之情依然荡漾在脸上,司机赵师傅见状按捺不住好奇心攀谈了起来。“咱们航天就是给国人提气!”临下车前,师傅反复陈述着这样一句话。

  如今,3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技术骨干,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员杨利伟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励下走进航天行列的。谁又敢说,现在坐在教室里的300多个孩子和坐在电视机前的6000万左右的学生,在十年之后不会成为我们航天事业的主力军?(刘斐)
[打印]  [关闭]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 ICP 备000036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