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调研成“调演”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时间:2025-07-01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全党积极运用“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号召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这是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一论断的深刻领悟与践行。然而,需注意,若调研沦为精心策划的“调演”,看似热热闹闹、大张旗鼓,实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不仅违背了调研的初衷,还会透支职工群众的信任,损害治理效能。

    “调演”乱象的背后,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推波助澜。个别领导带着结论找例证,用预设好的框架代替深入探究问题;有的单位将调研视为政绩考核的手段,认为报喜藏忧才是最佳选择。二者相遇,一拍即合,既做“导演”,又当“演员”,调研很难不成为看似双赢的“调演”秀。

    如何破解局面?领导干部唯有避开“安排性接触”,才能捕捉到未经修饰的痛点,要在实验室里听真话、到试验场上算实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时,骑着自行车走遍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到厦门任副市长后又骑着自行车深入社区街道、工厂调研。总书记用“脚下沾泥”的行动为广大领导干部诠释调查研究的应有之义,这既是态度,更是方法。

    基层单位也要摆正位置、实事求是,破除“避责心态”,摒弃“投机心理”,深刻认识到调研既是破解症结的诊断契机,也是争取资源、优化机制的战略窗口,要主动把握机遇,将调研转化为传递真实诉求的通道,从而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顽瘴痼疾。

    根治沉疴,既要刀刃向内的勇气,更需思想深处的蜕变。上下共治,力求“深、实、细、准、效”,才能在烟火气和泥土味中洞见实情,于民声民怨里校准发展航向,使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真正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锐利武器。

    任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