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也就是俗话说的“牛鼻子”。如何抓住“牛鼻子”,筑牢惩防体系?各级党委必须主动担当,统筹考虑,全面落实,切实把惩防篱笆扎得更紧一点。 扎紧惩防篱笆,就要摆上日程、抓在手中,要像安排经济工作那样,分时段推进、分节点落实。哪儿有问题就帮助改正、立即解决,哪里薄弱就明确指出、堵上漏洞,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更实一点,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使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这是对党员干部负责,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红线”、守住底线,确保提拔的每一名干部、使用的每一笔资金、作出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经得起检验,包括要经得起巡视组的检查,经得起各种审计,经得起群众举报线索的核实。 扎紧惩防篱笆,就要加强责任考核,做到“硬挂钩”。现在选拔使用干部时,涉及党风廉政这块主要是考核个人的廉洁自律情况,防止带病提名、提拔,但对贯彻落实惩防体系规划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很少有评价。各级纪委要会同组织部门,定期组织检查,对贯彻惩防体系规划的责任分解情况、执行情况和落实情况,好好地把一把脉、会一会诊,并将结果记入电子廉政档案中,为评价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状况提供全面详实的依据。要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实现“真追查”、“真兑现”。 扎紧惩防篱笆,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出台“硬举措”。从近年来我省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监督,都可能会被滥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一把手”是关键,也是难点。要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对公共权力全面实行流程化管理,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项目等具体事务制度和末位表态制度,最大限度压缩腐败空间。腐败问题都是见不得阳光的,都是霉变的东西,要健全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推进省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在阳光下晒一晒,让阳光透明成为制约权力的防腐剂。巡视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必须找问题、查不足,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形成有效威慑。 总之,抓住“牛鼻子”,扎紧惩防篱笆,抓好惩防体系建设,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坚决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 (作者为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