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密切党群关系,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以机制建设为突破点,积极探索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增强党员干部的动力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密切党群关系,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干部中,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还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动力机制不健全是主要原因之一。 党员干部是否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应由群众来评议,党员干部的工作绩效也应由群众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的动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之所以大量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员干部升降去留、工资多少、荣誉奖惩等与群众利益相脱离,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但制度功能不健全。比如,一些制度提出要求多但监督制衡少,惩罚措施有但执行到位少,实体性规范多但程序性规范少,职能部门监督多但人民群众监督少。这些问题使制度没有形成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利益关联,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动力没能真正增强。 新形势下,要促使党员干部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关键是增强其内生动力;要增强其内生动力,关键是健全动力机制。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需要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各部门制定的各项具体制度。一般而言,应把干部任免制度、精神鼓励办法、利益激励措施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日常工作运作程序、督促考核规章、监督制约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探索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 去年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党委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在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一些党员干部只对上负责而对下漠不关心的体制弊端进行大胆改革,通过制度设计使群众意愿和利益与党员干部权力行使挂起钩,使党员干部的薪酬、升迁等与服务群众的成效相联系,使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使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机制与党员“进口”“出口”机制、选举机制、督查考评考核机制等相关联,从而大大增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 为了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不仅应制定制度,还应保证制度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应制定“做什么”的实体性规范,还应制定“怎么做”的程序性规范;不仅应提出要求,还应强调制衡。例如,汉沽街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汉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实行“党推民选”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党员工作中实行“党推民选”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群众意见前置,加大群众意见在党内选举中的权重,把村党支部成员和发展党员的提名权、推荐权、推评权交给群众。这样形成的倒逼机制,密切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为了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有效运转、发挥作用,我们不仅在各个组织机构内建立健全机制,还要求组织机构之间建立合作、沟通和联动机制。通过各职能部门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确保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部推力,使整个机制体系有序、协调、高效运转。在党员干部下乡蹲点联系群众工作中,要求街镇党员领导干部定时定点到村居挂牌办公,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为了检验工作成效、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下发了《关于街镇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村(居)挂牌办公的实施意见》、《关于街镇党员干部联系村(居)民家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年终群众评议党员、服务对象评议干部、企业评议审批部门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紧密挂钩。通过党委督查、纪检监察、组织考察和群众评查等有力措施,把联系群众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与群众监督机制有机结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为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