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讨论 > 正文
“火星-500”中国志愿者王跃做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3-09-27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人在密闭隔离的空间生活520天后会怎么样?相信参加了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举办的“世界空间周”庆祝活动的观众已经找到了答案。

  王跃,参加“火星-500”实验的中国志愿者,带着一系列精彩的图片告诉大家,他和另外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伙伴“宅”在一个550立方米的密闭空间里整整520天的感受。“这是一段可能非常有趣又可能乏味至极的火星故事。”王跃说。

  对于“火星-500”计划,大家并不陌生。那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登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需要承受的一切,了解长期密闭环境下乘组人员健康状态及工作能力状况。

  “中国人对吃向来讲究,我也是个‘吃货’,但是由于东西方的差异,那些天我吃得最多的就是土豆:土豆条、土豆片、土豆泥、土豆块……除了土豆还是土豆。”王跃至今还心有余悸地说,尽管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那时候一看到土豆就想吐。“当然,绝对不是因为怀孕。”王跃的风趣幽默引发了全场一片笑声。

  吃饭、睡觉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说到睡觉,舱内的“迷你床”同样让人高兴不起来。“我们的床宽度都不到80厘米,晚上睡觉最好保持一个姿势到天亮,绝对不允许梦游,不过你可以尽情地打呼噜。”王跃的乐观感染了现场所有的观众。

  “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是实验的操作者,要在舱内完成100多项实验;他们自己也需要“被”实验,每天都要采集尿样、血样,检查血压、心电图……

  这500多天里他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做实验。王跃指着一张“惊悚”的照片告诉观众,他们在睡觉时,都会将一顶网状的“帽子”紧紧箍在脑部。这个监测脑电波的实验装置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顶“帽子”不仅影响睡眠质量,第二天起来每个人的脑袋上还会留下清晰的网格状。“我们开玩笑说,如果把这东西放在腹部一晚上,第二天必定出现几块完美的腹肌。”王跃又一次用幽默道出了实验中的艰辛。

  “还有一项关于消化功能的实验是这样做的:我们早上七点多起床后空腹喝下医药粉末,每五分钟抽一次血,同时对着吸管吐一次气体,检测气体中氢气的含量和血液中的各种成分,从早上七点一直到十点。十点之后是每半个小时一次,直到下午两点结束。”王跃说完,现场出现一阵骚动和讨论,他会意地说:“是指尖血,不是静脉血。显然,科学实验有点‘残酷’,但在牺牲的同时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

  在报告现场,一位来自北京十二中的学生问到这个试验到底意义何在的时候,王跃用他们在520天“出关”时一位退役的俄罗斯航天员说过的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你们现在只是觉得完成这项实验非常开心,但你们想不到,这个实验对人类探索未知的意义有多大!”(杨蕾)

  
【关闭】【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