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天科普 > 正文
航天科技引领青少年放飞梦想
发布时间:2013-08-09    信息来源:腾讯科技

  


       “小心点,大家都往后退!预备——发射!”八一中学的广场上传来了镇定的指挥声,只听得“嗖——”的一声,一条轻盈的弧线拖着闪烁飞溅的水花划过人群,“哇!成功啦!正中靶心!”孩子们发出一阵欢呼声。这里是“自制水火箭比赛”项目的比赛现场。2013年8月6日至8日,“我的中国梦”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大赛(YASC)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选手在“自制水火箭”、“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微博)对接比赛”、“航天科普定向任务发明创造竞赛”、“航天科普海报设计竞赛”“航天科普校旗设计竞赛”五个项目上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我的中国梦”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大赛(YASC)由中国航天报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主办,北京佳德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从2013年5月至7月,全国十多万青少年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参加知识竞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YASC(Youth Aerospace Science Competition)活动体系与品牌。

  从8月5日开始,通过航天科普大赛知识答题初赛环节脱颖而出的小选手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北京。他们先后参观了中国航天员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技馆等处,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在“自制水火箭”比赛的现场,孩子们捧着一个个花花绿绿的塑料瓶,站在发射点紧张的准备比赛,在距离起点约50米的地方,裁判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了五个同心圆,作为模拟瞄准靶,靶心一个红色塑料桩就成为了小火箭们的“众矢之的”。小火箭由两个塑料瓶连接而成,头顶一个塑料抛物线状“小帽子”是火箭整流罩,底部几个塑料“小翅膀”是火箭稳定尾翼。发射时先“加注”约50ml的水,再连接到发射底座,最后用打气筒连续快速打气加压,利用水压将小火箭发射出去。指导老师向记者介绍,“别看这个小火箭就是两个塑料瓶,但是最远可以打到100米以外的地方!我们现在主要通过控制注水量和发射底座的角度,来瞄准场地靶心。”

  在“航天科普海报设计竞赛”中,一个来自广西的14岁中学生蔡远志的水粉画海报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幅“航天梦˙中国梦”的作品是现场二十多幅参加决赛的选手当中唯一一个没有使用打印喷绘手段的。海报使用9张素描纸裁剪拼接成完整的长方形海报,再经过铅笔素描、马克笔描边、水粉颜料填色的三个步骤完成了一副充满了童真童趣的航天主题宣传画。画面上,航天员举着一个画有绿色幼苗的旗子,蔡同学认真地对记者解释说:“我画这个小旗子表现的是环保主题,航天员叔叔在太空里面向大家宣传要注意保护环境!”旁边的指导老师进一步为记者介绍,“孩子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绘画,所有的画纸都是他一点一点量着尺寸剪切粘贴的。”

  除了紧张的比赛,参加总决赛的小选手们还有幸享受了一道科普大餐——8日上午,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李颐黎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程,这也是2013四季沐歌杯“航天科普大讲堂”的第二课。李颐黎老师是“航天科普大讲堂讲师团”的特聘讲师,从事航天科研工作五十余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多部航天科技著作,是知名的航天专家。

  课堂上,李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空间交会对接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发展历程等内容。李老师精心准备讲解课件,制作了近200页PPT,展示了大量国内外的飞船和空间站的珍贵照片,极具冲击力的图片给大家带来了很大震撼。小选手们积极与老师互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个太阳帆板怎么展开的?交会对接的时间怎么计算的?这个航天测控网为什么看起来只有一条红线?”李老师全都耐心的一一给予了解答。

  8月8日下午,“我的中国梦”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中国航天报社副社长张春雷、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杨克强、中国科技馆前馆长王渝生和教育部“创造力研究”课题实施组组长罗凡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典礼并颁奖。本次竞赛除产生了各比赛项目的最终获胜者外,还评选出了“航天科普先进组织单位”、“航天科普特色学校”、“航天科普特色班级”、“航天科普优秀校长”、“航天科普优秀园丁”等多家优秀单位和个人。

  主办单位负责人指出,希望通过航天科普大讲堂、科普知识竞赛、动手制作比赛、参观考察等一系列科普活动,能够让广大青少年体验到航天技术的奇妙,领略到浩瀚太空的魅力,汲取到科普园地的营养,感受到航天精神的宝贵。希望更多的人将来能投身到航天事业中,在太空中共圆伟大的“中国梦”!

  据悉,2013四季沐歌杯“航天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是中国航天报社科普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于6月21日在中国科技馆启动,以航天英雄杨利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为代表的30余位院士和航天专家将分多路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巡讲活动。8月14日,“航天科普大讲堂”将走进古城西安,解密我国的长征系列“通天神箭”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之后,“航天科普大讲堂”还将在上海、连云港、洛阳等地陆续开讲。
【关闭】【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