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专题首页
聚焦嫦娥
追踪嫦娥
论道嫦娥
国际探月
关于月球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嫦娥  >  快讯 > 嫦娥三号任务新闻发布会访谈实录
嫦娥三号任务新闻发布会访谈实录
发布日期:2013-11-2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科技]: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时,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将召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新闻发布会,介绍嫦娥三号任务相关情况,并请新闻发言人和工程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16:54]

[人民网科技]:人民网记者来到现场。来自境内外40多家媒体将对发布会进行现场报道。[09:02]

[人民网科技]:发布会由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李金铎主持,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出席发布会。[09:03]

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李金铎

[李金铎]: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国防科工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09:03]

[李金铎]: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先生、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先生。我是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李金铎,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我们有请吴志坚先生为大家介绍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工程的进展情况。[09:03]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

[吴志坚]: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上午好。[09:04]

[吴志坚]: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已完成各项研制和试验,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已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如果气象等条件具备,将于今年12月上旬择机发射。下面,我向大家报告探月工程和嫦娥三号任务有关情况。[09:06]

[吴志坚]:第一,我国探月工程有关情况[09:08]

[吴志坚]:探月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战略全局和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和平探索、开发、利用空间的又一重大航天活动。[09:08]

[吴志坚]:我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09:08]

[吴志坚]: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于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实现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09:08]

[吴志坚]: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三号、四号3次任务。[09:09]

[吴志坚]: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获得了世界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同时为嫦娥三号任务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并对预选的落月区域进行了重点探测。[09:09]

[吴志坚]:在实现既定工程目标和完成科学探测任务后,开展了日地拉格朗日2点环绕探测,并在距地球700万公里处实现了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越交会探测。[09:11]

[吴志坚]:目前,嫦娥二号卫星飞离地球已突破6000万公里,正奔向更远的深空。[09:15]

[吴志坚]:嫦娥四号任务是嫦娥三号的备份。[09:16]

[吴志坚]: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09:16]

[吴志坚]:第二,探月工程已经取得科学成果的情况。[09:16]

[吴志坚]:通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两次任务,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09:16]

[吴志坚]:嫦娥一号任务获得了120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等成果,并获得了大量原始科学数据。为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推动月球探测科学研究,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委员会”,调动包括港澳在内的全社会科研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编制了我国首幅月球虹湾区域的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首次获得了白天和黑夜的全月球微波图像,提出了月球岩浆洋结晶年龄为39.2亿年和月球东海盆地倾斜撞击成因的新观点。这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09:17]

[吴志坚]:嫦娥二号任务获得了7米分辨率月球三维影像,制作完成了优于1.5米分辨率的虹湾区域影像图,在澄海对峙区发现了月表剩磁所引起的微磁层的存在,进一步测量了月面化学元素,初步对铀、钾、钍、镁、铝、硅、钙等元素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全月球亮温温度分布和月壤特征,完成了四大科学目标。在拓展任务中,完成了对日地拉格朗日2点附近的空间环境探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越交会探测。[09:18]

[吴志坚]:第三,嫦娥三号任务进展情况。[09:18]

[吴志坚]: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主任务,是“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将实现三大工程目标和完成三类科学探测任务。[09:18]

[吴志坚]: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09:19]

[吴志坚]:二是,研制月面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面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09:19]

[吴志坚]:三是,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09:19]

[吴志坚]:三类科学探测任务:一是,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二是,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三是,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09:19]

[吴志坚]: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是探月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国防科工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防科工局为组长单位。[09:20]

[吴志坚]:建立了探月工程行政和技术两条指挥线,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成立了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09:20]

[吴志坚]:在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领导下,嫦娥三号任务的组织实施体系,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09:20]

[吴志坚]:工程总体包括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和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具体负责工程的系统论证、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09:20]

[吴志坚]: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主要任务是研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09:20]

[吴志坚]: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器组成。着陆月面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支持下,探测器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09:20]

[吴志坚]: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主要任务是研制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09:21]

[吴志坚]:发射场系统主要任务是负责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适应性改造,具备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的测试发射能力。[09:21]

[吴志坚]:测控系统主要任务是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各飞行阶段及探测器在月面工作阶段的测控、轨道测量与确定、月面目标定位以及落月后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的控制。[09:21]

[吴志坚]: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探测计划,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与管理,并组织开展科学应用研究。[09:21]

[吴志坚]:嫦娥三号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七大难点,包括地面试验验证,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等。[09:21]

[吴志坚]:五年多来,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两总深入一线、精心组织、大力协调、严格把关,五大系统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研制单位集智攻关、奋力拼搏,全系统按照“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的总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09:22]

[吴志坚]: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09:22]

[吴志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肩负“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将用探月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坚持“严、慎、细、实”作风,一定能够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09:22]

[吴志坚]:谢谢大家![09:23]

[李金铎]:谢谢发言人,下面请李本正先生揭晓征名结果。[09:23]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

[李本正]: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为使我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名称,能够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色,我们于9月25日开始,组织了全球征名活动。经过作品提交、初评入围、网上投票、终审评审、上报批准五个阶段,中国首辆月球车名称已经产生。[09:23]

[李本正]:现在我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名称是:玉兔号。[09:24]

[李本正]:下面,我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征名活动的情况。[09:24]

[李本正]:自9月25日召开征名活动新闻发布会开始,至10月25日征名提交截止,腾讯网收到征名作品146898件;新华网收到征名作品46189件。两个网站合计,共收到征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复名称外,共收到提交名称53091个。[09:24]

[李本正]:这些名称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饱含着中国航天的丰富情感;饱含着全球华人的美好希望。两个网站关注征名活动、浏览网页、发微博和评论,合计约2580多万人次。[09:24]

[李本正]:广大民众不仅通过网页提交征名作品,还有很多人通过书信、电话、传真和Email等方式,积极为月球车征名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09:24]

[李本正]:他们中,有在校学生,有退休老人,有工人,有农民,有科技工作者,有解放军指战员,还有旅居海外的华人。[09:24]

[李本正]:我们感到,这次征名活动加深了广大群众对我国探月工程的了解,宣传了中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意义,反映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关心,体现了他们对祖国日渐强大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09:25]

[李本正]:对征集的53091个名称,我们组织了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分别进行了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09:25]

[李本正]:通过入围评审,选出了10个入围名称,提交新华网进行网上投票评议。[09:25]

[李本正]: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张,其中玉兔号,649956张,得票第一。 [09:25]

[李本正]:又经过终审评审,评委投票与公众投票的结果加权计算,最后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批准,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09:25]

[李本正]:“玉兔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09:25]

[李本正]: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愿“玉兔号”月球车早日漫步虹湾。[09:25]

[李本正]:谢谢大家![09:26]

[李金铎 ]:下面我们回答大家的提问。[09:26]

现场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新华社记者。嫦娥三号落月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关键一步,请问嫦娥三号有哪些亮点?[09:27]

[李本正]:谢谢你提问,刚才新闻发言人介绍过程中已经介绍了一些。我们这次的亮点比较突出的就是落月和勘察,我国在航天器上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软着陆,查历史资料看,世界上自1976年探月工程告一段落以后,就没有哪个国家再到月球上进行落月探测。九十年代以后实现的环月探月是一次,到现在还没有进行落月探测,我国是这么多年之后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落月探测。[09:27]

[李本正]:落月探测难度这么大,所以需要精确的测控,要有准确的控制和可靠的执行,所以落月探测过程是我们的一个亮点。[09:27]

[李本正]:再一个,我们这次实现在地外天体的巡视探测,月球车在月面上进行巡视探测是我们国家航天器第一次实践,这是很重要的一点。[09:28]

[李本正]:等月球车和着陆器落到月球上的时候,月球车从着陆器上走下来也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09:28]

[李本正]: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和落月巡视勘察,我们国家建立了一套深空测控网站,在佳木斯建了一个66米的大型测控网站,在新疆喀什也建立了一个35米的大型测控网站,在上海也建立VLBI66米的深空测控站。[09:29]

[李本正]:通过这几个测控站的建设,使我国的测控能力跟世界目前水平相差无几,我们不但具备了对月球测控能力,也为以后深空包括火星探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09:31]

[李本正]:再一个,我们这次到月球上进行探测,科学上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实践的探索,我们在着陆器和这次月球车上各搭载了4种有效载荷,对月面、月表进行勘察,特别这次将光学望远镜送到月球上,在月球上进行太空观测,这个过去没有做过,包括其他国家都没有做的,在月球上进行太阳观测的能力会大大提高。[09:33]

[记者]: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刚才我注意到发言人提到说嫦娥三号任务需要攻克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我们很想知道嫦娥三号任务当中究竟面临哪些风险,对此是不是有足够预案和措施。[09:33]

[记者]:刚才新闻发言人已经在发布过程中提到了七大关键技术,这也是这次研制过程中的难点与关键。[09:37]

[李本正]:大家都知道航天任务是个高风险的事业,每一次发射都有风险。成熟的、经过多次飞行的可能风险就会小一些。[09:37]

[李本正]:这次嫦娥三号任务是首次进行,特别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它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是头一次执行任务,肯定存在着很大风险。[09:37]

[李本正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我们在地面上做了大量的实验。也建设了大量的地面设施,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建设的大型设施。[09:38]

[李本正]:我们在北京建立了着陆实验场,为了对探测器落月进行实验,还在模拟月球表面月球车行走实验场地,有两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09:38]

[李本正]:虽做了这些模拟,但我们对月球上的认识还是不充分的,毕竟嫦娥一号、二号进行的是环绕探测,我们的认识还不可能那么完全和充分,所以存在着一定风险。[09:41]

[李本正]:从国际探测数据来看,世界各国对月球的探测共进行了129次,我们统计的结果成功率是51%。从这些数据来看,整个的探月活动风险还是很大的。[09:42]

[李本正 ]:针对存在的风险,我们在研制过程中,从方案设计到初样研制,到最后产品出来,每一个阶段都为了回避风险做了大量的试验。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执行任务的过程做了一些预案。[09:46]

[李本正]:就是针对从发射起飞开始到最后落月巡视勘察,每个过程中都要预想预判会出现什么问题,再针对这些预想预判的问题做一些预案,出现问题怎么办、如何处理。虽然做了这些工作,但毕竟这是我们的首次落月探测,还是有一定的风险。[09:48]

[记者]:我是香港《文汇报》记者。嫦娥三号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第三个拥有月面软着陆技术的国家,印度之前也刚刚发射火星探测器,有人评论说中印似乎在搞太空争霸,请问发言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09:49]

[李本正]:关于月球探测,美国已经是人登到月球上了,前苏联是采样探测,我们这次是月球软着陆。[09:51]

[李本正]:刚才说到印度10月5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在这里我代表我国搞航天的同行对印度发射火星探测表示祝贺。[09:52]

[李本正]:虽然说后续,印度探测器还要在地球轨道上加速,最后才到火星轨道中去。按照现在的报道是明年的9月份到达火星,要环火星轨道,这个过程还是挺难的。如果印度这次能够圆满实现环火星探测,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无论是对印度还是对国际火星探测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作为中国同行我们预祝他们成功。[09:54]

[李本正]:我们中国航天的活动,从来没有想跟谁搞竞赛,我们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中国航天活动,中国的航天活动始终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节点、按照自己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到现在,可以说,我们已经成为一个航天大国,我们的航天活动也发展到了深空探测。[09:58]

[李本正]:2000年的时候,中国发布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在这个白皮书里提出了后续航天发展的规划,其中就提到要搞以探月为主的深空探测,也就是形成了的现在的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这些实现以后,我们必然要进行进一步的深空探测。[10:00]

[李本正]:实实在在地说,我们没有跟任何国家竞赛。我们是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走的。和平利用太空是我们的宗旨,也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大家都是要利用太空资源开发太空、利用太空,为整个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去开发新的资源。[10:04]

[李本正]:前不久在北京开了世界宇航联大会,这是航天业的高级盛会。在中国召开,也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0:04]

[李本正]:在这个大会上,时任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做了发言,明确讲中国的航天是开放的,是跟世界各国都可以搞合作的。也提到,我们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也是开放的,欢迎各国到这里共同探测。同样,我们的探月工程也是开放的,欢迎愿意合作的国家与我们共同合作开展活动。[10:06]

[李金铎]:感谢大家对嫦娥工程的关心和支持,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0:06]

【打印】    【关闭】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