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嫦娥三号的创新与研制难度,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将其总结为“四新”(新环境、新平台、新载荷、新模式),“两多”(新技术多、配套单位多),“两难”(地面验证难、减重难),“一紧”(研制时间紧)。虽是寥寥数语,背后却高度概括了嫦娥三号六年研制的种种艰辛。 嫦娥三号总指挥张廷新进一步诠释了这次探月的任务,一是实施月面软着陆,二是实施月面巡视勘察。这两大任务要求嫦娥三号探测器必须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夜生存、测控通信及地面试验等。他介绍,嫦娥三号的新研产品所占比例高达80%,而一般卫星只有20%~30%,这无疑使研制的难度陡增。同时,参与单机研制的单位有230多家,这还不包括多家参与合作的高校,因此综合管理、协调的难度也相当大。 从产品角度来说,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探测器相当于两颗卫星。着陆器包含11个分系统,其中,着陆缓冲分系统是基于软着陆任务需求而新增的一个分系统;巡视器包含9个分系统。其中,移动分系统最具特色,该系统是为了实现月面巡视这一特殊任务而配置的。这两个分系统是其他航天器所不具备的。 “嫦娥三号的任务要求决定了总体优化设计难,推进系统研制难,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难,着陆缓冲分系统研制难,热控分系统研制难,巡视器移动难,巡视器自主导航控制与遥操作难……” 说起研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嫦娥三号总设计师孙泽洲一口气说出了八九个“难”,涉及嫦娥三号各个分系统,因为所有系统的继承性都不强,大多需要从零开始设计研制,而其后的研制、试验、验证等过程更是充满了曲折。 以设计为例,研制人员虽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月面形貌、热流与温度、空间粒子辐照环境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着陆冲击、发动机羽流等诱导环境的研究形成了明确结论,但着陆点的月面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着陆时冲起的月尘会不会对任务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都存在不确定性。(许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