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1日下午2点50分,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二号卫星首次遭遇月食。约三个小时后,卫星顺利走出阴影区,顺利度过广寒宫“长夜”。 据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绕月轨道建立后,卫星以约2小时的周期绕月飞行,其中最长的阴影区飞行时间在1小时左右。这次卫星遭遇月食,其在阴影区的时间超过三小时,犹如度过了广寒宫的一个漫漫“长夜”。 在这三小时的“长夜”中,由于长时间在阴影下飞行,不能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卫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包括国内测控网无法覆盖、长时间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和主要设备“休眠”关机等。对此,嫦娥二号卫星在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月食的影响,专门设计有适应月食环境的飞行程序。 同时,为了顺利适应本次月食,科研人员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早在11月30日,科技人员就开始对卫星进行轨道调整,每圈改变轨道周期约10秒钟。经过20多天的连续调整,12月21日月食发生时,卫星处于最佳位置,其“置身”阴影区的时长最短。 下午5点57分,卫星飞出阴影区后,陆续开启相关设备,重新回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次月食考验中,我国卫星测控网无法有效监测卫星状态,监测工作得到了欧空局有关测量站的大力协助。据悉,如果嫦娥二号卫星不超期“服役”,这将是其经历的唯一一次月食大考。(陈全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