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长征火箭近年来屡建功勋,但我特别强调,我们要看到差距,不能陶醉在过去的成就上。 首先我们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主流水平仍有差距。大中型运载火箭都基本实现了运载能力升级:美国、俄罗斯、欧洲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都达到了20吨以上,日本也超过了1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美国达到了13吨,欧洲达到了12吨,俄罗斯超过了6吨,日本也达到了8吨;我国现役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覆盖0.3吨—9.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覆盖1.5吨—5.5吨。我国将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将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与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 目前世界航天强国都已经着手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2010年10月,美国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2013年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计划开始研制重型运载火箭,方案中规划的运载能力从16.6吨到130吨。我国在2011年也制定了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00吨,通过现有模块的重组可以达到125吨—130吨。 其次,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当前,世界航天大国都在分阶段、有步骤开展原有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积极研制满足未来需求的新型运载火箭。随着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大、中、小3个系列运载火箭的相继立项研制,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各类轨道能力的初步覆盖,但与国外相比,我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需尽早提上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还需进一步实现系列化。 三是运载火箭的工业化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的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水平的工业化还不够,对运载火箭工业的整体推进牵引不足,基础工业体系支撑不够完备等都需要解决。 差距就是动力。我国要成为航天强国,必须实现火箭强国。除了必须在火箭的性能、质量、成本、服务上缩小差距,大力发展低成本、快响应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等,从更深层次来讲,还要解决差距背后的体制、机制、文化、人才等问题。我们这代航天人身上的使命不小,要努力工作只争朝夕,加快中国航天向强国迈进的步伐。(王敏 任沁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