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脊梁精神之所在。俗话说,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妄称王,人无脊梁何为其人?而脊梁精神则是支柱力量之显现,支撑作用之发挥。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介绍了四种民族脊梁人物:其一,“埋头苦干的人”;其二,“拼命硬干的人”;其三,“为民请命的人”;其四,“舍身求法的人”。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这四种特质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把他们视为“民族脊梁人物”,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民族脊梁精神”。他们有的经世济民,追求真理,竭尽全力,声名远播,成绩卓著;有的不为名利,公而忘私,利泽于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博爱;有的为了祖国的安全舍生忘死;有的为了科学创新勇攀高峰孜孜不倦…… 民族脊梁精神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体地体现着——远有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李世民贞观之治等;近则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司马迁、文天祥、李时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白求恩、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雷锋、孔繁森……这些人都是民族脊梁人物中最杰出的代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则更是民族脊梁精神的发扬光大。 民族脊梁精神的内涵,涵盖了百家学说的精华,内容广泛,意义深远。具有民族脊梁精神的人多了,民族兴旺、国家繁荣就有了保障,和谐社会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秦英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