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国防科技题材的纪录片《军工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细心的观众能够发现,近年来,观众对纪录片的兴趣明显增加。这个现象也许应该要感谢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 高开低走的“舌尖2” 有学者说:“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纪录片带进了公众时代,那么《舌尖上的中国2》则正在将纪录片引向产业化的征程。”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2》已播出了一段时间,毁之誉之的声音也已逐渐淡去,但是以“舌尖”为名的商业营销继续充盈在我们周围。该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而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观众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人生况味。” 一直以来,纪录片都是荧屏上的“弱者”,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没有宣传,也非黄金时段播出的情况下,却悄然走红。这部被导演称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的纪录片,既不缺人文情怀,又辅以流畅的音乐、唯美的画面与独具特色的解说词,被一些观众称赞道:“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这不仅为城市带来了廉价劳动力,同时也加速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陈晓卿表示,“想把《舌尖上的中国》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味道,另一部分是通过这个味道感受中国的变化。”而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很好地通过食物这个“渠道”反映了出来。 一部纪录片让人见识了中华民族对“吃”独具匠心的研究与积淀,也激发了城市化一族对“回不去的故乡”的集体追忆。正因如此,观众对《舌尖上的中国2》充满了期待,然而,当第二季上映以后,批评声却不绝于耳。 《舌尖上的中国2》刚一播出,就被观众逮到了“抄袭”的成分。有网友“揭发”:该纪录片部分镜头的拍摄手法“抄袭”BBC的纪录片《人类星球》。此后,随着纪录片的播出,每一集都能够让观众挑出不少瑕疵。 过度摆拍的镜头、牵强而又煽情的台词等问题都成为观众诟病《舌尖上的中国2》的焦点。甚至有人怀疑,在影响力如此大的一部片子中,宣扬某些关于吃的文化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因为你永远都不能低估“吃货”的力量。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出现的很多食物都在淘宝中出现热销。 “舌尖”的启示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大家关注的重点是食物本身,而到了第二季,导演似乎想融入更多的故事与社会问题,并把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与情感,通过食物这个载体表现出来,食物因此从“主角”沦为“配角”。由于导演想在一部纪录片中兼顾的元素太多而偏离了“正道”。 正是这种“什么都想往里装”的想法,让《舌尖上的中国2》在叙事上显得支离破碎,不少观众吐槽,“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最后又不知道去了哪里”,正如斩获过奥斯卡小金人的纪录片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在批评《舌尖上的中国2》时说的“希望能看到对人物故事更完整的刻画”。 不论内容优劣,《舌尖上的中国》对于我国纪录片的市场化无疑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其实,早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我国也制作过《大国崛起》、《超级工程》等颇具影响力的纪录片,但是一直都未能找到纪录片与普通观众的契合点。 长期以来,纪录片在我国被视为“一不赚钱,二无收视率,三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影像表达方式,作为我国第一部被普通受众所接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增加了纪录片从业人员的信心,同时还有市场化运作的示范作用。除了收视率的成功以外,《舌尖上的中国》还将这种成功带到了商业中,《舌尖上的中国2》仅投资1000余万元,却创造了2亿多元的收益,同时还衍生了书籍、音像等一系列相关文化产品。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除了自身选题独特,拍摄手法创新等因素以外,离不开其背靠的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以及所处的互联网时代。诚然,互联网时代确实为该片提供了土壤,有人作出了《我国纪录片网络传播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的论文,试图探究互联网时代对纪录片传播的影响。 纪录片的大众化之路,离不开载体的大众化与传播方式的快捷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更多人不仅是拍摄者,并且成为记录者,要知道,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有部分镜头就是用iPhone手机和一款售价1.99美元的APP完成的。 (作者:陈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