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中央书店是我每次逛街必去的一个地方。和其他书店相同,一楼、二楼早已被电子产品和眼镜店所“霸占”,三楼以上才是名副其实的书店。 中央书店的顶层有一个名为“半亩堂”的地方,是书法、绘画、学术书籍的集中地。其中学术书籍大多都是些版本较旧、版式单一的品种,与畅销书相比,样子确实逊色了不少。但如果在这些其貌不扬的书籍中细心搜索,还是会意外地发现一些“珍宝”,比如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等等,就是我辛辛苦苦“淘”到的,而且均以半价购得!这对于嗜书如命却时常囊中羞涩如我者,的确是一种福音。 买的书多了,自然也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尽管很多书都只是泛览。知识多了,想法也复杂了,比如我最近常在想一个“人皆可谈,却难以洞彻”的问题:人生应该追求些什么? 有人追求生命的高度,泰山凌绝、一览众山;有人追求生命的宽度,信马由缰、任由前驰。而智者追求的往往是生命的深度和厚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追求虽然各有不同,却无一例外都是向上、向前,可谓殊途同归。各种各样的“度”将人生的意义无限立体化。 但人生似乎还应该追求一种密度。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让我们获取新知的渠道大大畅通了。传统的读书尽管还被许多人视为求知的正统,但“行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鲁迅先生早就断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放下书本,集体行走”。 “行路”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都曲解了古圣贤的用意:应该先读书、再行路。 走在路上,常见有人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为防止摔倒,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换上更合脚的鞋子、找个更稳当的拐杖、绕一条更好走的路……诸般方法尝尽,却不在意行路的方式和自己的步法。症结便是:自身的密度不够。密度不够,人便易于轻飘。春风得意时尚无所察觉,待到黑云压城,便会丢了意志、乱了阵脚。想要增加人生的密度,读书实为上策。 读书是人生的享受,更是人生的习惯。有人热衷于给自己开列书目,在一年当中要读完哪些书。这样的任务并非适合所有人,而读书也不必如此苛求。举凡善于读书者,往往信手拿来,举重若轻,于不经意间便得书中真谛。 行于路上的朋友们,不妨尝试放慢脚步,拿起书卷,以放松的心态沉浸其中,或许可以看见一片新的风景,而人生的密度,也会随之增加。 (作者:童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