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北马十年,岁月无边
发布时间:2014-11-20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十年不短,足以记住又忘掉很多事情;十年不长,跑着跑着,就过去了。”

一提到十年这俩字儿,总有种沉重的感觉扑面而来,很多时候,我会不忍心去回想十年前的事情。怀旧不免矫情,但不管愿不愿意,十年就这么平静地过去了,留下的记忆也终是有限的。

2005年,我刚来北京,入学没多久就听说有北京马拉松的报名。自己琢磨着初中跑过10公里越野赛,估计跑个半程还是可以的,然后迷迷糊糊就报名了。带着一点不安和激动,带着脑子里还不太有概念的北京地图,我完成了第一个半马。那会儿的天很蓝,空气里都是秋天的味道,一路上很多“清华加油”的口号,放眼望去,皆是紫色的特制T恤。

2006年,原本想挑战全马,却因为名额缩减又一次跑了半马。系里把全马的名额都留给了大四学生,少了特制T恤的我们,也少了点归属感和动力。2007 年,唯一一年起点不在天安门广场的比赛,我上大三,仍旧没有资格跑全马。这是我北马经历中最索然无味的一次,绕着北辰一圈又一圈。

2008年,终于大四了,终于可以跑全马了!这是我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比赛,每天跟着“马协”的人一圈又一圈地练。入秋之后的晚霞特别红,满身大汗的我们眼瞅着太阳消失在西体的楼顶,憧憬着练习结束去北门吃串儿。那年前半程速度控制得不错,到21公里的时候净时间大概1小时40分,心想着后半程就算走着也能在5个半小时的关门时间内完赛。

然而,“撞墙”出现在33公里左右,身上一点吃的都没有了,沿途的补给点也早就被跑得快的人扫荡空了。膝盖开始缺乏润滑,每次落地都觉得骨头在生生摩擦骨头,至今我都还记得那种绝望的感觉。走会儿、跑会儿、停下来压会儿腿,偏偏到34公里的时候就能看见奥体中心的门口了,心中徒然而生的感觉是“为什么还有8公里?我都看见大门了啊!”后面基本都是走路完赛的。那天晚上都没有能力爬到上铺去睡觉,窝在椅子里熬了一宿。

2009年和2010年,高校名额再次大批缩减,加之对全马30公里之后痛苦的回忆,我又回归了半马。2011年,在学校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马拉松正赶上下雨,差不多也是从那年开始,一次性雨衣成了北马的必备用品,既能保温又可以遮雨,就是苦了赛后保洁的人。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2年,原打算毕业之后“挂鞋”的,但某种情结还是促使我依靠档信中心机房的网速抢到了一个半马名额。这一年日期推迟到了11月下旬,天色很蓝,落叶已经遍地,路上需要时刻留心,好多人因为踩到叶子扭伤了脚。马拉松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就跟着专列去了外场,浑身的酸痛伴随着一路颠簸,贺兰山下的冷风和无比膻又无比香的黄羊肉,至今难以忘怀。

2013年,北京的冬天已经难得看到蓝天了。将北马推上风口浪尖的是“尿红墙”,红墙就在新华门外,面对着这么一大片漂亮的红墙,当看见一群人齐刷刷的站着那里销魂地抖两下,就算是本没有尿意,也多半会催生出一点来。

2014年,因为名额缩减以及更短距离赛事的取消,今年的半马开始摇号了。赛前一周,雾霾刚刚散去,天气好得“令人发指”,心想着能再次在一个秋高气爽河蟹肥的日子里跑北马,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没成想,周五下午天空开始变灰,周六上午还能看得见太阳,等到周日,就只能“呵呵”了。周日醒来的时候天还是黑的,约李江琦博士在玉泉路地铁站碰头,到五棵松跟所里其他同事集合,7点多一点赶到前门。早晨出门太着急没吃早饭,成了我最后悔的事情。今年按时完赛的都会有一块奖牌,以前只有全程才有,估计有今年的成绩作保证,明年报名抽签的时候还是会占点优势吧。

其实,每年跑这么一次,既没想冲击名次,也说不上什么崇高的意志或追求,只是单纯作为一件在这个季节该完成的事情。或许未来某一年,我错过了北马,肯定会感到遗憾,但所有的故事都有画上句号的那一天,故事的结局也不一定都是圆满的,只有生活在不断向前。十年不短,足以记住又忘掉很多事情;十年不长,跑着跑着,就过去了。

(作者:王鹏祥)

[关闭]  [打印]
协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504所) 活动媒体:中国航天网 中国航天科工网《中国航天报》中国航天手机报 承办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