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任务动态 > 正文
试验队员“蜜蜂”采蜜 苦尽甘来
发布时间:2014-10-24    来源:中国航天报

从8月5日开始,在西昌的蒙蒙烟雨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场试验的队员们陆续抵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了“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一次宇航飞行任务”。

每天,100多名飞行试验器队员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在厂房和驻地间周而复始做着两点一线运动。在这期间,试验队发生了不少让人感动的故事,涌现了不少让人钦佩的人物。

试验队计时法则

在发射场,没有周末,时间的概念被彻底模糊,时间计算方法也被彻底改变,大家关注的是指令发出的时间、数据判读的时间以及试验的时间,有人发明了一个词叫“试验队计时法则”来形容试验队的生活节奏。

中午吃面条,是星期二来了;赶上一顿包子,就到了星期五。试验队临时党委副书记邱志伟的计时方法更加独特:“我头发长得慢,一个半月理一次发、剃两次头,任务就结束了。”

早上7时45分坐车去厂房,中午12时返回,下午1时45分上去,傍晚6时再下来,这是试验队正常的工作节奏。对于后勤厨师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5时开始的。当鸟儿都还在睡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每天这样的忙碌要持续到晚上8时多。

用这样的计时方法来观看试验队的生活,你会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试验队员崔帆和王彤出来跑步,大约是晚上8时;逯运通出来跑步,刚刚过了9时;路被牛堵上了,10时到了;老总和调度们又去厂房了,对不起,他们是特例,作息没有规律。

10月20日下午,在结束厂房的工作以后,探月三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张伍走回驻地。从厂房到驻地要走15分钟,刚好可以一边舒展身体,一边静静地思考问题,这也成为他难得的放松时光。

从驻地通往厂房的道路上,一个人大步流星走向厂房,白衬衣在绿色与黄色的树影之间忽隐忽现,这是探月三期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留下的“美丽画面”。

每天工作紧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科学利用时间的方法。其实,这样的计时法则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适用。

10月16日上午11时,是记者和探月三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兢约好的采访时间,但当时他还在会议室和研制人员商讨技术方案。讨论结束已近12时,就着快餐,彭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临近1时30分,彭兢的手机闹铃连续响了两次,这是在提醒他,马上还有一个会。一盒盒饭没有吃完,迅速解答完记者的疑惑,彭兢一路小跑去往另一个会议室。

“地下工作者”

“我要喝水。”

“没水。”

“我要上厕所。”

“没厕所。”

“我要投诉你。”

“没信号。”

走下54级台阶,来到发射塔架地下二层203室,听到的是刘治钢、门伯龙、赵峰、王勇和刘波5名“地下工作者”的对话,而否决他人如此决绝而又无所畏惧的人就是刘治钢博士。最近,他们正忙着“保蓄电池”,每天对飞行试验器的电池充电进行调整,监测放电情况。刘治钢解释,试验器蓄电池工作温度是0~10度,但由于热控多层以及整流罩保热等原因,必须对蓄电池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工作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只能对他们‘残忍’了。”刘治钢笑着说。

203室被试验队员称为地堡,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内,屋顶分布着各种管道,屋内冷热交变,机器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噪音,让人着实难受。刘治钢、门伯龙、赵峰三人并排而坐,在他们身后,是一人多高的除湿机,热风呼呼出;在他们右侧,是空调出风口,冷风飕飕来。就在这冰与火交替之间,他们为飞行试验器“补充能量”。

刘治钢和赵峰将在地堡坚守到临射前15分钟,然后作为最后撤离的人员爬完54级台阶,撤离到三四百米开外的房间。

传奇背后是超常付出

飞行试验器队伍人才济济,记者听说了不少人的“传奇”故事。

知道彭东剑是因为“神腰”这个绰号。工作台之上,“不胖不长不短”的彭东剑弯腰90度,上身钻进返回器中,进行插针插孔、插电连接器、打保险、检查电缆捆绑等操作,这是合上返回器顶盖前的重要动作之一,关系着返回器能否完美往返月地。

忙活了好一阵,彭东剑探出头来对负责检查的曹广义说,“又干了一件”。待曹广义认证记录检查完毕,彭东剑吸了口气又慢慢钻了进去。这样的活儿彭东剑一干就是一天,这对他的腰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从飞行试验器正样开始,这个活儿就全由彭东剑完成。时间久了,他赢得了“神腰”的称号。有人计划着回北京后请彭东剑吃饭,地点都挑好了——望京小腰。

年过60的白崑顺师傅是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此次任务重大,这位“专注加注40年”的老师傅又被请过来为加注压阵。从1994年在西昌发射第一颗东三平台的卫星开始,五院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的双组元卫星,白师傅一颗都没落下,参加了全部加注。骄人的纪录背后是艰苦的付出。2010年,白师傅在西昌加注了8颗卫星,在试验场坚守了将近10个月;2011年的6颗卫星又占去了他大半年时间。据说,发射场附近村子里的老彝胞婚丧嫁娶,都要请白师傅。

其实,每一名试验队员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都为飞行试验器作出了常人所不知的牺牲。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与严慎细实的工作,才让飞行试验器的绕月返回有了十足的把握。(陈龙 曹冉)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 ICP 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