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回忆征程 > 正文

龙乐豪:直视差距 迎头赶上 再创下一个“50年”新辉煌

发表时间:2014-12-10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原总设计师、总指挥 龙乐豪

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完成了长征火箭的第200次发射,的确200次发射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件。

自主研制、良性发展、世界一流。

自1965年4月长征一号立项研制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火箭已走过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研制成功了三代共13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弹道导弹起步、按自身技术规律发展,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自力更生发展道路。这个历程虽然艰难但也还算平稳,特别是近十年来已进入快速、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令人欣慰。

44年内共发射200次,将250余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95.5%。总体上看,中国航天达到了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为构建国家三大航天里程碑立了头功。

200次的良好发射记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世界航天大国地位。

现役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达到10吨,太阳同步轨道达到6.1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达到5.5吨,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科研等方面的需求。

200次发射记录表明,我国的太空资产规模与总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赢得了可贵的50年和平建设环境,功不可没。

如今,长征火箭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之一,中国已成为公认的世界航天大国之一。

长征火箭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在当今世界上,火箭发射总次数达到200次的国家只有三个,即苏联与俄罗斯、美国、中国,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总数达到或超过120个的国家也只有这三个国家。这表明我国航天已经初具产业化应用能力。当然,我们的应用化水平还不高,今后我国航天的凯歌应该更多地奏响在航天应用上。

提升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已成为下一步航天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长征火箭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最近十多年,我们落后了。从运载能力上看,我们现在只有世界在役主力火箭的一半,更缺少重型运载火箭。常言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促进长征五号等新一代火箭尽早首飞,并逐步完善其型谱和代际更替;启动重型运载火箭方案深化论证,促进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载人登月工程的早日立项研制,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长远发展战略与高科技长远发展战略的需求。

50年的成就值得肯定与庆祝,但当今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进则退,甚至进展慢了也必然落后。我们更应该把握好世界航天发展的方向,精心谋划未来、谱写出新的航天篇章,再创长征火箭第二个50年的新辉煌!(本文作者龙乐豪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原总设计师、总指挥

【打印】      【关闭】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