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孙敬良(1930.7.14-),山东莱州人,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上海航天局研究员、711工程副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期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多种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改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技术关键。 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严厉的老人,一个为了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一个用成功铸造了许多次共和国辉煌的老人。 这位老人就是在航天界赫赫有名的火箭专家孙敬良。孙敬良在航天战线上奋斗了近50年,现在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按说像他这样的年龄,早该在家颐养天年了。但他却还每天上班下班,依然担任着型号的大总师,为航天事业散发着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古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生格言。 摸爬滚打成专家 1930年,孙敬良出生于山东掖县。1947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195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锦州市第三航校。在航校仅仅工作一年,他就凭借优秀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被选送到苏联留学,在茹科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一学就是6年光阴。 6年多的留学生活,夯实了他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基础。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一部,参与火箭的总体设计,不久又转到了发动机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国家决定在上海的航天单位也搞大型火箭和大发动机,此时工作地点已从北京转到上海的孙敬良可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风暴一号火箭,长征三号火箭一、二级,长征二号丁火箭,长征四号火箭等的研制。多年的摸爬滚打,多次成功和失利的磨砺,使孙敬良逐步走向成熟。 | 在发射场与任新民老总喜谈研制情况 |
在孙敬良的个人履历上有着这样的记载:我国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多年来他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攻克了风暴一号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过大的技术难关;主持研制风暴一号改进型火箭,确保了“一箭三星”的发射成功;攻克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重大关键技术纵向耦合振动的难关,为火箭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研制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使我国成为能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主持研制性能好、可靠性高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中每一次都取得了成功。他曾获得三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三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亲不认严把关 孙敬良深深懂得,质量是航天的生命,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他有着深刻的教训。记得在“文革”期间,就是由于没有认识发动机的研制规律,没有严把质量关,从而两次导致了星箭俱毁。在那一段风雨如磐的日子里,航天发射失利不仅压力巨大,而且还往往会被扣上破坏军工产品的“大帽子”,甚至受到迫害。就在那个非常时期,孙敬良和他的同事们沉浸在失败阴影中时,也曾受到过类似的指责。 虽然那一段历史已经过去,但由于质量原因而导致失利的深刻教训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孙敬良始终认为,航天产品发射失败,个人得失是小事,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巨大的政治影响,是任何人也难以弥补回来的。 一枚火箭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仅各种导线累计起来就有成百上千米长,孙敬良知道,任何一个元器件或一段导线稍有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科研工作实际经验,认为火箭、卫星的发射失利,有80%~90%都是设计上的质量问题造成的。由此他总结出了“设计可靠、生产严格、试验充分”这十二字质量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在科研中,孙敬良的严格是出了名的,谁若不按照工艺文件操作,谁若检验马马虎虎,谁若出了低级质量事故,他批评起来毫不客气,甚至让人下不了台、哭鼻子。他常说,搞航天的,就是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因为航天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质量上决不能搞人情、走关系。如果谁这样做,或者降低标准,那就是对事业的极端不负责任。正是这样,他带领的长征二号丁火箭研制队伍在航天系统内是一支出了名的“六严”队伍: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研制程序办事;严格技术要求;严格地面试验;严格落实行政、技术两条指挥线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全过程质量控制。孙敬良制定的“六严”字数虽不多,但内容覆盖面却很广,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就拿严格按程序办事来说,他们对于新设计的总体、分系统及部分新研制产品,严格按照研制程序完成了火箭可行性论证及初样、试样研制,严格按照各个不同研制阶段的要求,组织设计、生产和试验。上一阶段应该做的工作,决不推延到下一阶段;上一阶段技术指标未达到要求的,决不贸然进入下一阶段。如对于火箭上首次启用的小平台,就是在事先经过三轮严格的地面试验,每次必须一次通过,并达到了满意的试验效果后才正式使用。同时还进行了性能参数稳定性试验、故障模拟试验、各配套单机互换性试验等,以及基地平台单元测试过程模拟和小平台粗、精瞄准方法模拟等。正是通过上述大量而又繁琐的充分试验,并保证每一次试验都不出任何问题,孙敬良才最终拍板放行。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航天产品质量正处在低谷时期,接连的发射失利在国内外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尤其对航天对外商业发射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就在这样的危难时期,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发射场的开箱率合格率不仅达到了100%,而且首箭成功,一举打破了航天发射的僵局。正是由于长征二号丁火箭创造的“六严”成功经验,原国防科工委于1994年决定在全国军工系统内大力进行推广,号召军工战线都来学习这一成功经验,以此来加快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孙敬良在以后的火箭发射中一次次获得成功,使他逐步成为航天领域内杰出的火箭专家和领军人物。 大胆启用“小平台” | 检查工作情况 |
1994年7月3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一次点火升空,准确地将我国第一颗新型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这次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动力调谐陀螺平台”(简称小平台),业内人士都知道,启用小平台,孙敬良无疑冒了很大的风险。 小平台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火箭应用小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若以发射1千克有效载荷大约需要1万美元计算的话,那么小平台自身就可减轻有效载荷100多千克,那可是实实在在的100多万美元呀! 但问题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小平台研制出来后,却没有人敢大胆地直接将它应用到型号产品中。当然也难怪,作为火箭的“老总”,总希望火箭上所有系统都采用成熟的产品,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谁敢于吃“第一只螃蟹”,确实是要具有相当大的魄力。 孙敬良是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敢做敢为的人,他一直梦想着把火箭上的大平台换成小平台。他心里很清楚,搞小平台风险很大,一旦不成,自己则有可能“身败名裂”。但强烈的事业心和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促使他下定决心启用小平台。他说:成功了,大家共享快乐;失败了,自己引咎辞职。为了钟情的事业,他将个人的名利得失抛到了九霄云外。 小平台的研制和发射终于大功告成,孙敬良的“大胆”也在航天领域传为美谈。 载入史册“龙抬头” | 观看新型太阳能电池帆板 |
1992年至1996年,长征二号丁火箭的三次成功发射,被原航天工业总公司领导称之为“龙抬头”。而这三次“龙抬头”,都是由孙敬良带队发射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几年间,对我国的航天界来说,是十分艰难曲折的年份,火箭发射多次失利。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肩负着重要使命,昂首挺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架上。这是一发不同寻常的火箭,其发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长征二号丁火箭最终不负众望,一箭破苍穹,将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旗开得胜,扭转乾坤。航天总公司领导说,长征二号丁火箭关键时刻的成功意义重大,航天被动局面被扭转。 此后,在1994年7月3日和1996年10月20日,长征二号丁火箭又两次发射升空。尤其是第三发长征二号丁火箭的发射,是当年“2·15”和“8·18”两次发射失利后长征火箭的又一次顽强“雄起”,意义不同一般。上级领导要求孙敬良在发射场必须身不离箭,确保发射成功。而孙敬良对发射队员的要求是:“不仅要身不离箭,而且更要心不离箭”,工作时要想着火箭,吃饭时要想着火箭,连睡觉时也必须想着火箭!长征二号丁火箭的第三次“龙抬头”,扭转了当时航天的被动局面,重新为长征火箭赢得了信誉,并拉开了此后长征火箭连战连胜的序幕。 三次关键时刻的发射,三次漂亮的“龙抬头”。今天,当航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时,当全世界都在赞叹中国航天的辉煌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三次“龙抬头”,不能忘记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的历史功绩。(游本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