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2015年压力更大,部署的措施十分有力。”全国人大代表、载人空间站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一向言语不多,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他用三句话谈了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这三句话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认可。 总结成绩务实客观 更多篇幅直指今年 相比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8页篇幅总结去年的成绩,而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对2015年工作的部署上。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一院某型号系列总设计师祝学军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语言也很接地气。”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和全国人大代表、六院院长谭永华表达了相同的感受。 2014年发展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 张建恒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201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7.4%的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容易,非常鼓舞人心。”他认为,更为可喜的是,政府的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突出成效,这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有力有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谭永华说,这“两个快于”说明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我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全国政协委员、十一院科研人员周伟江也表示,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加收入,对于政府保民生、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繁荣非常重要。 “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航天事业2014年取得的发展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令来自航天的代表委员备感欣慰。“这是肯定,也是激励,航天人将不负众望,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成绩。”祝学军说。 直面问题深化改革 航天科技大有可为 面对2015年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迎难而上,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怎样啃下硬骨头,将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关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政府将从哪些方面下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政府如何做好自身建设?政府工作报告都一一作答。 全国政协委员、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用“迎难而上、负重拼搏、自加压力、志存高远、有作为、想作为、敢作为”来评价新一届政府。“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央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破解难题的那种精神。”梁小虹说他从中获得了一个企业如何经营发展的有益启示。 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梁小虹说,航天正在进行国企改革和军工科研院所的改革谋划工作,要敢于“自己割自己的肉”,通过深化改革谋求进步。 周伟江、曲伟等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论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时明确提出“发展国防科技工业”,这说明政府对包括航天在内的国防科技工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航天领域,还有许多核心能力需要加强,舞台已经搭好,期待每个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挥出才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张建恒对此十分关注,他说集团公司在卫星应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竞争优势,利用好国家这些有力政策,未来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刘淮宇 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