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直通两会 两会聚焦 关注航天 议案提案 两会镜头 微访谈 两会声音 两会花絮 两会手记 微言大义 观点交锋
直通两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直通两会 > 正文
谭永华、张柏楠做客人民网和中国航天网
发布时间:2015-03-11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3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官方网站——中国航天网联合人民网举办在线访谈,邀请了六院院长谭永华和五院载人空间站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这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向广大网友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进展,畅谈航天技术如何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展望国际国内航天的发展趋势。

2015年:“空间摆渡车”首飞

2015年中国航天将有哪些重要发射任务?网友对此十分关注。

据谭永华介绍,2015年集团公司的发射任务非常繁重,将实施数颗卫星和火箭的发射。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将有一批新型号首次亮相,如被誉为“空间摆渡车”的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于今年迎来其首次“太空之旅”。远征一号将与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共同执行发射任务,在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后,独立地将卫星直接送入预定轨道。

谭永华说,中国航天今年还将进行北斗导航工程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射任务,这些发射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这两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太空旅游不再远

许多人认为航天科技高不可攀,离大众生活很远。那么,它究竟如何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百姓日常生活呢?

张柏楠介绍说,航天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大贡献,航天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还可以推动科技进步。张柏楠以载人航天为例说,载人航天工程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地球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很有可能依靠航天科技来攻破。最近就有很多院士建议,开发利用太阳能等空间资源、能源资源,有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紧缺问题。另外,在数字传媒、广播电视、天气预报、导航定位等方面,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卫星等航天技术带来的服务。

张柏楠还提到了大家比较关心的太空旅游。他说,俄罗斯已经利用联盟号飞船实施了太空旅游,其他国家的私营公司也在研制用于旅游的载人飞船,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不远的将来,大家春节期间就有可能坐飞船去太空旅游,我相信这一天不会来得太晚。”

未来:多方发力专注创新

在谈及自主创新和未来航天发展趋势时,张柏楠说,中国航天自起步起就走在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目前已具有较强的自主核心竞争力,后续发展仍需依靠创新破解技术进步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集团公司在很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只要继续投入、给一定时间,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取得突破,甚至可以赶上或超过国外先进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机遇,相信会大有可为的。”张柏楠说。

谭永华着重谈了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困难,他说,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还期待更多政策落地和资金支持。当然,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理顺关系,激发创新活力。

访谈中,谭永华和张柏楠还就深化军民深度融合、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航天立法等热点问题作了解答。(刘淮宇)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