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自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保持连续稳定运行,性能指标稳中有升,满足10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指标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前两步现已实现——2000年底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面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0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12年底形成区域覆盖能力,并正式向亚太地区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目前北斗导航系统正在实施第三步,计划于2020年前后,完成3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和组网,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目前,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基本相当,自主芯片销量超500万片,相关产品已逐步应用推广到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正在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我国提供广域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级实时定位服务。(崔恩慧/文 谢奇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