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在平安静好中相守一生,慢慢老去,是大多数人对爱的期许。然而,即便太平盛世,缘起缘灭,想实现这样的愿望并不容易;而干戈不绝、兵荒马乱的年月,要守住一份圆满的爱,就愈加艰难。 江畔浣纱的西施,或许从未料想,自己与范蠡一见钟情,却被其以“爱国”的名义,献给吴王夫差,成为越国复仇的工具。传说中,历经十七年的屈辱与悲凉,西施终于等来胜利,从此与范蠡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这似乎多少给人一点安慰,但我们要追问的是,当初为了政治理想而将心爱的女人拱手让给敌人,甚至不惜让她背上“祸国”罪名的范蠡。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若非四面楚歌、走投无路,自诩甚高的楚霸王怕很难想起得意时可有可无的虞姬;而穷途末路时,虞姬却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毅然自刎。正是因为有了虞姬对爱的执着,才使得刀光剑影、枯燥冰冷的历史扉页中,有了人性的光彩和生活的温情。 统治阶级的穷极奢丽,终致民不聊生,国势衰微。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幸福生活也画上句点。这对举案齐眉的夫妻,曾两情相悦二十九年,赵明诚走了,李清照的爱与希望也跟着死去。李清照是不幸的,时局动荡,风雨飘摇,天地间只剩下她孤寂一人;李清照又是幸运的,国家不幸诗人幸,没有生逢乱世的曲折经历,又如何写得出那毒药一般的爱与哀愁?又如何成就这才情冠绝的一代女词人? 这是怎样一个壮烈男人,面对生死抉择,慨然赴死?这又是怎样一个温柔丈夫,对妻子的爱,深过大海。无论何时读来,林觉民的《与妻书》总令人泪湿眼眶。忆昔日,窗外疏梅月影,依稀掩映,夫妻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然彼时之中国,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为了替天下人谋永福,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二十四岁的林觉民决然舍弃温馨的小家、至爱的妻子,为缔造共和而英勇捐躯。两年后,其妻陈意映因过度悲伤抑郁而死,追随林觉民而去。 作为一个女作家,萧红无疑是出众的,23岁便以《生死场》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作为一个女人,萧红却是不幸的,短短一生充满苦痛与悲凉。萧红生命中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蕻良,一个自负而脾气暴躁,一个软弱而没有担当。尤其是萧军,萧红爱他的豪爽与英气,却无法忍受他的大男子主义、家庭暴力和外遇,两人的爱终究在彼此的伤害中空留遗恨。1942年,在颠沛流离和战争的硝烟中,萧红因长期肺病在香港孤独地结束了年仅三十一岁的生命。 总有人以为,波澜不惊会让激情变成一潭死水,曲折多舛方能让爱刻骨铭心;但乱世中的人们,无论枭雄草民,不管才子红颜,又有几人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乱世中的爱情,生离死别、爱断情伤几成常态,让人唏嘘感怀,虽然有时看上去很美,却常常如一树繁花,在狂风暴雨中飘零一地。 或许,平静的岁月才是爱最丰沃的土壤。因为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一世的长相厮守;不是短暂的意乱情迷,而是长期的相濡以沫。爱情让人忘记时间,时间也让人忘记爱情,只有经受住平淡的炙烤,爱的美酒才能发酵、酝酿、沉淀、升华。 远离纷飞战火,不诉离殇,让爱远航。 (作者:田安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