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聊到之前的理想,想起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教师,于是,思绪穿越时光的迷雾,回到了当年支教过的地方。 大三那年去喀什支教,支教的小学在英吉沙,隶属新疆喀什的一个小县城,偏远而贫穷。 当时正值三月,本该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那里却很冷。仅有的一条柏油路,落寞而稀少的人群,残缺而孤独的古老土墙,拔地而起却海拔不高的楼房……这些事物不停地在我眼前像幻灯片一样缓慢切换,最后定格在我们乘坐的那辆小小三轮车上的行李箱上。 在新疆的旅程总是像一路流放,不论是当年义无返顾的北上,还是如今自然而然的南下。这是一座城,自己给自己点墨。 和同行的三个女孩子在日落之后天黑之前到达了英吉沙第一小学。学校不大,只有两座楼房和一小排平房,我们住在其中一座楼房里,据说是新盖不久的宿舍楼,灯光还很寥落。 我闻到一股尘土的味道,夹杂着一股复苏的气息。 英吉沙是一个县城,更像是一个小镇。最多的商铺是卖英吉沙小刀的,精巧而细致。还有卖馕的,似乎每条街道都可以闻到香喷喷的馕的味道,温暖而惬意。我喜欢吃馕,酥脆的,香软的,金黄色的,犹如太阳。 离开英吉沙后我经常怀念那个地方,虽然很少提及,但那些忙碌辛酸的日子,像一个暗红的烙印,永远地藏匿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我记得在那里吃的第一餐饭,是穆斯林餐馆的羊杂碎汤,浓浓的羊膻味,令我一口也没咽下; 我记得学校里的一群小朋友,几个漂亮的小姑娘,唱着当时风靡的维语歌曲,响亮而动听; 我记得我的学生们,被我训哭的小丫头,给我拿杏子的阿丽娅…… 我渐渐忘了他们的名字,却忘不掉他们美好的面庞。 他们说,我们爱梁老师。 …… 人们总是会记住最美好和最绝望的日子。英吉沙,升腾起我最温暖的希望,也体会过我最黯淡的忧伤。我见过最美的天使,也遇到过最丑陋的魔鬼。 经年后,我了解,那些记忆最终都变成了最美的沉淀。 我们在那里生活过,在那里寄居过太多的梦,太多的悲苦和喜乐曾上演过。而离开,并非结局。 (作者:梁蒙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