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你不同》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在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李开复实在有着太多的传奇经历。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也都变成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李开复的成功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他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的圣坛上。就连他那种经过记者润色后的语言中,也仍然保留着娓娓而谈、循循善诱的谦和。 李开复在书的封底写道:“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冒一些风险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没有什么比带着“某件事情我好想尝试一下”的想法死去更可悲的了。“想象一个没有你的世界,让有你的世界和无你的世界作出对比,让世界由于你的态度与选择发生有益的变化。”他在哥大的哲学老师告诉他,这就是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 李开复在书中多次推荐一部叫《春风化雨》的电影,讲述一位老师鼓励学生摆脱习惯与性格的束缚,用崭新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呼唤学生心中的激情,挑战僵化的教育模式;并教导学生只争朝夕,抓住每一天去汲取生命中的精华。他告诉学生:不要盲目地跟随他人,不要被信条所惑,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个理念,铸造了今天的李开复。使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找到人生目标,不困惑,不迷茫。并有充分的行动力去实践自己的梦想。 李开复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比起其他人,他更加清楚,电脑时代的巨人微软有着独裁、专职、强势的管理风格。这样的管理风格在现今的很多企业都能看到。但在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今天,这样的管理方法很难管理好那么多聪明的脑袋。 而“新诞生”的google那种快乐、放权、自由、宽容、平等、追求卓越的文化正好适合一群聪明人在一起工作。让工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李开复文中提到,“创办创新工厂是为了追随我心”,我想可以理解为是因为google扩大了他的管辖范围,延续下去只会让他再次变成一个“光鲜的零件”。他的离开或许是不愿意偏离墓志铭中的理想——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众多的青年学生。 李开复的经历中有很多的机遇与巧合。他自创的“我学网”帮助了无数的大学生,上百次地到中国的大学里做演讲,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献计献策……他对中国IT、互联网行业的推动作用,让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温和,充满正能量,精力无限,高智商,亲和力极强,客观,追求民主,最后将所有的成就押宝在对中国有极大贡献的创新工厂,这就是李开复。 Make a different——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变得截然不同,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作者: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