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生活工作中毫不起眼的普通人,也可以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爱心,创造出生命的不平凡,赢得众人的尊重。 87天,627英里,退休老人哈罗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一个邮筒徒步走到另一个邮筒,直到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为的只是一个信念:只要他一直走,生命垂危的好友就会活下去。路途中,他克服了太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以其信念和勇气将不可能变为了现实,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段传奇。 当我们跟随《一个人的朝圣》作者蕾秋·乔伊斯的笔触,抛开尘世间的纷杂与浮华,一步步揭开明亮光环下所隐藏的真相时,却渐渐发现,主人公哈罗德不单单是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甚至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失败者。但是,木讷寡言的他却凭着最单纯的初衷,以最为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一份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情感。 正如著名诗人狄伦·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哈罗德因为一个简单的目的出发,却从萍水相逢的路人身上找寻到了自己的其他可能性,终于得以在花甲之年收获了想要的人生。 哈罗德行走的627英里,不仅是用脚迈过的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的人生旅程。也许是当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记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也许是扩大的视角、开放的交流更容易让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学到更多。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更学会了接纳自己,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作者蕾秋·乔伊斯以明暗交织的写法将哈罗德的身体之旅与心灵之旅相结合,交替表现。当哈罗德站在旅程的终点时,其空间上的旅行更像是心灵之旅投影到现实空间的一个映射。当那个愈加自信、笃定、坚强的哈罗德重新站在妻子莫琳面前时,找回幸福的婚姻只是情理中的必然。 虽然《一个人的朝圣》只是虚构的故事,627英里终究不是现实。但是,就像书中所写,“如果我们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来吧,接受“不可能”,生活会更加充实而快乐。 (作者: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