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赛动态 散文 摄影 随拍 诗歌 美术 网友评价 编辑推荐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深吻您岁月的痕迹
发布时间:2015-05-11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退休前,母亲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的第一代通讯话务员。

母亲18岁参加工作,当时在吉林省延边市邮电局工作,后来随曾参加抗美援朝的父亲来到西安750部队工作,担任部队话务员。

1965年父亲转业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河西公司,母亲的工作也调到这里。就是在这里,她一待就是50年,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上。那些年,由于电话并不普及,话务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堪称单位对外联络的关键“神经元”,工作的机动性十分强。

母亲从事话务工作,保持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反应迅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白天夜晚,只要工作需要,她都是随叫随到,从不因个人或家庭原因影响工作。

在工作中,母亲肯下大心思,对待任何一件工作都特别认真,并一直保持着认真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母亲不但将河西公司的所有电话号码牢记于心,接线、转接、查询,都是张口就来,抬手就做,而且她手写的工作笔记更是工整清晰。

一本本笔记整齐有序,一行行“仿宋字”字迹清晰、隽秀、规范,甚至连线路图和各种符号都被母亲明确、清晰地标注着,俨然是一本本话务工作说明书。

虽然只是日常的工作记录,但提起那些工作笔记来,已退休多年的母亲依旧格外珍惜和留恋。我们都知道,她始终都对自己的工作很欣慰、很满意。

至今,家里还存放着她工作时得到的嘉奖证书。那些证书对母亲这样一位退休老人来讲,不仅仅是几十年如一日倾注航天事业的印记,更含有她热忱的心血和无尽的怀念。

当我们向她问起往事的时候,母亲总是坚持说自己干的是普通工作。但我却能从她的眼神里读到,航天人对待工作的那种热情和无私。

是啊,不论任何时候,祖国的发展都离不开普通的工作者。他们涓滴汇大河,持续推动着军工事业蓬勃向前。

退休后的母亲,已经完全转移到家庭生活中,开始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

母亲会生活,更懂生活。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养生锻炼从不间断。母亲从看书看报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并乐意和我们分享。

除了看书看报,她还喜欢看电视,特别关注体育赛事。

虽然她耳朵有点背,看电视主要靠看字幕,但即使这样她都能把电视的内容看明白。

无论中国的、外国的,她都能把故事情节看懂,有时还要把人物关系讲给我们听。女排的王梅、羽毛球冠军林丹、乒乓球运动员王皓,还有台球运动员丁俊晖,没有她不知道的。

母亲的这种休闲方式,既锻炼了她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也能排除我们上班后她一个人在家里的寂寞。

母亲今年82岁了,身体非常健康,身手还很灵巧,思维也很敏捷,这不仅得益于她退休后的良好生活、健身习惯,也和多年工作中养成的严谨态度及敏捷思维密不可分。

她为人低调,航天六院社保中心的领导同事到家中看望她,并提出给她庆祝80岁大寿,她婉言谢绝了。过去住在一起的老邻居、老同事来向她问好,她笑着真诚地表示感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的健康就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在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我的母亲以及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幸福、快乐!愿我们的中国航天科工前辈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得,美满幸福!

(作者:刘伟)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