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华为还能走多远》一书,书中不少观点及事例令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个高科技民企的总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以“领头狼”的精神带领员工拼搏求存,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改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了中国企业中独有的华为哲学,从“惶者”终至“王者”。 一个个新锐的观点与事例不仅是对从业者的思想颠覆与启示警醒,更是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一种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和奋斗动力。 “惶者生存”是任正非的名言,他一直认为“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的规律”。 2000年,华为销售收入152个亿,利润29个亿,是全国电子百强的首位,不可不谓“居安”。但任正非却以一篇《华为的冬天》向全体员工预警:“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 因此,他带领管理团队东渡日本,学习“过冬”经验。从全员危机意识、集团战略管控能力、职业化建设、改良流程的合理性入手,加强员工自我培训,组织均衡发展,完善价值评价体系等等。 在面对漫长冬天的过程中,华为高层与员工学习沉着应对,培养起备战冬日的信心与期盼春天的希望,将危机看做契机,逆势扩张。 华为以无时不在的危机与忧患意识,不停地以狼的敏锐性感知和预测着周围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凝聚变革的意愿,转换变革的方式,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越来越强,直至实现了华为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优化,整合了内部力量。 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每一个员工都了解企业现状,认清形势?是不是感到冬天要来了呢? 一想到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步入世界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序列,而我们与一流水平还差距甚远时,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并非“居安者”,而是“不安者”,我们有何理由不去时刻思危,不去全面竞跑,不去准备过冬的粮草和棉衣呢?! 只有我们所有人一起思考危机,想办法变得更好更快更强时,我们和我们的企业才能安然“越冬”,甚至逆势反超。 居安者思危,不安者何为?思危、思变、图强,思且有备,有备则前路广阔。 (作者: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