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文友聊天,她说我们都病了,而且还是病入膏肓,不到截稿日,似乎总是有大把的时间。彼时已经过了十一点半,我在修改一篇文章,她答应第二天一早交给编辑的稿子迟迟还没有动笔。我们一边磕牙一边微信微博QQ胡乱浏览,一点正事不干,俨然一个百事缠身大忙人。 我这才恍然大悟:浏览病毒一般的蔓延成拖延病,自己却浑然不觉。想起一女友男人习惯性外遇过得鸡飞狗跳却不去办离婚,以为拖延下去两个人还能重温旧梦。结果几年下来人家带着小三登堂入室,女友自己却已然错过最好的年华。唉,不管是理想还是婚姻,拖延下去,就变成拖延病了。 这样的场景是经常的,只要是开着电脑,总是会有理由拖延。十点半写完东西,十一点半关电脑,一个小时我都在进行无聊的浏览。一篇小稿,题目有了,思路清晰,几个月过去了只写下一个题目。而平日的书写,开着QQ,看着电影,一心数用,效率低低,频频出错。但是断了网,就可以轻轻松松搞定。 不仅写文如此,别的事情也是如此。公公婆婆回了老家,有一些拖鞋需要刷好晾干收拾起来,我却扔在卫生间里,一扔就是一周。一把水的事情,整的像是一项繁杂的家务,怎么也不想动手。仿佛一出手,后面就有堆积如山的项目。之前上班的时候,任何家务都是十万火急的事情。 闺蜜说,拖延都是自己惯自己,放在旧社会就是欠揍,长拿条子抽两次就改了。我说,拖延是一种病,不自救,就没救。好吧,我不得不承认,几个月的主妇生活让散漫的我愈加慵懒。我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别的方面我更加惯着自己了。 我的拖延病爆发,不外乎因病休养闲在了家里。一个下午打算一家人出去玩,老公瞪着我,“你就这样出去?”我上下左右四顾,觉得自己一切正常。他指指我那坦荡无比的胸前,没穿内衣就出门可是我以前的大忌。“在家呆的时间久了,你越来越邋遢了。”此人总结。我强词夺理,“人家是病人嘛。”“病人,病人也要有健康的形象!”我只好重整行装。 呆在家里这几个月,我发现人的惰性充满了无师自通的潜力,总会以计划不如变化的理由进行各种拖延。把磨磨唧唧当成理所当然,本来简单的事情,因为拖延变得冗长。 我的减肥计划,跟美丽和魅力有关系,和健康关系更大。不光是身体机能大不如前,我渐趋大唐风的身材,已然有碍观瞻。我的靓衣只能是衣橱里的风景,这让我的身体的心灵都受到伤害。那次我在同学群里宣称我要瘦成一道闪电。一男同学问,“你要劈死谁?”“好吧,我要亮瞎你们的眼睛,让自己有一个华丽转身。”结果呢,那个计划从去年夏天开始到今年春天才落实。 生病让我的心也病了,因为畏惧可能的痛苦,我将自己的术后复查从两周推迟到俩月。去医院的前一天,我一夜跑三四次厕所的节奏,俨然末期的某病患者。本来可以淡定吃完早餐做检查,我却神经兮兮一大早一通收拾,做好住院的准备。检查之后并无大恙,只是需要吃药慢慢调理。医生说,我所谓的症状,应该是心理的因素。一家人的早餐拖延到了上午十点,这一天,我们有了一日二餐的记录。我去朋友的服装店里,疯狂采购一番才尽兴而归。从此,在家办公也要衣装正式,不能全是让我看不见自己丑陋的宽松版。 就在知道自己严重拖延病的第二天,我睡到自然醒,看表,才四点多。刷了那些早该刷的鞋子们,做早餐尚早。我那篇拖延了数月的文字债似乎应该了结。打开电脑,敲打键盘,心无杂念的书写,很快就完成了。 刷微博刷朋友圈,刷的是现实生活里的诸事拖延。网上的时间去哪儿了,整成了现实生活的拖延病了。拖延是一种病,这病的医治却也简单。一句话,活在当下,立马行动,治好拖延症。 (作者: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