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是带着怀旧的心情看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流金岁月》栏目。因为它让我勾忆起童年看电影的趣事。 小时候,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好像只有看电影,并且看电影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每个月我们村里只放一场电影。 放电影当天,村口大榕树上的喇叭就会播出村长的声音:全体村民,今晚在大队晒谷场放某某电影。听到这个消息,我别提有多高兴。到了黄昏时候,我草草扒了两口饭,就搬了小木凳子准备往外走,这时候,必定招来妈妈的一顿臭骂:看你急成这样,饭也不吃。到了村上的晒谷场,放映队还没来。好家伙,晒谷场上已经来了不少人,我赶紧找好位置,脖子伸得长长的,看放映队的人来了没有。等久了,心里老想:是不是今晚的电影泡汤了?忽然不知谁嚷了起来,来了,来了。顺着喊声望去,那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是公社的放映员黄叔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下来。看黄叔他们熟练布置银幕,然后把放映机的光打到银幕上面,我就知道电影快要开始了。可看电影那高兴的心情没持续多久。大约放了一半电影拷贝的时候,讨厌的事情就来了。村里要开会了,开完会再接着看下面的电影。这时,心里那个难受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只好等村长开完会。心里暗暗骂着村长:说了这么久,也不口渴。 有时,为了看电影,我还跟着小伙伴们跑到外乡去。我们称之为走电影。 现在想起来,电影的诱惑实在太大,它能让我们走几里漆黑的山路,没有电灯,借着月光,我们摸索着前进。要是在夏天,走这样的山路,有明月、清风相伴,偶尔还间着几声蛙鸣,似是在向我们问好。虽然天气炎热,倒不觉得有多辛苦。如若在冬天,风吹在脸上,像刀割般痛,走一场电影回来,整个脸被冻得像熟透的柿子。有一次,到邻近村看电影,因为进村只有一个通道,他们村那些顽童就守在村口,见我们外乡的小孩进村,就问:你姓什么?要是你回答跟他们同一姓氏,他们就让你进村看电影。为了看电影,我有时就随口改姓。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极了。 村里放的电影,都是露天电影。我最惬意的是一边津津有味享受着一分钱一根的冰棍,一边目不转睛盯着银幕,整个人都是一副幸福状。 可以这样说,村里的电影带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在乡村看电影,我记住了许多经典的台词:“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这是《地雷战》里面高传宝的台词;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啦!”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胡汉三的台词……许多年过去了,但这些经典的电影台词依然记在我的脑海中。 (作者:覃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