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原位于西安市以北,出城门两公里,地势突然隆起,形成一个原坡地带,这就是西安的龙脉——龙首原。相传,古时有一条巨龙从秦岭山中冲出,头朝北,饮渭河之水;尾朝南,吸天地之灵气。在渭河戏水游玩之后转头而卧,于是龙首原就成了这条龙的头。 龙首原为唐朝宫城所在地,公元582年,建筑专家于文恺奉命建设新城,抛弃汉长安城故址,把城市向东南转移,将城市布置在沣水与灞水之间,真正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布局,在地势上突出了龙首原高耸的优势。经过百余年的兴建,长安城颇具规模,大唐办公处理朝政的地方大明宫,就建在龙首原上。 大明宫规模宏大,宫殿林立,建筑艺术之高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苑。白居易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反映了当时万国来朝,盛世空前的景象。唐长安城经历了300年,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演绎了许多轰轰烈烈,威武雄壮的活剧,缔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然而,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昔日的繁华瞬间即逝,这里留下的宫殿已成为遗址,过去的长安城成为今天西安市的所在地。如今,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龙首原又呈现出新的景象。 1984年8月1日,正是改革开放阔步迈进之时,一支人民解放军的部队来到这里,他们在龙首原上吹起了集结号,奉命就地集体转业,改编为中国航天工业系统所属建筑施工企业,这就是今天的中国航天科工七院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这个群体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个施工团队,他们有着丰富的国防施工经验,筑公路、架桥梁、打坑道、建厂房,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以队伍年轻,突击力强,善于攻坚,连续作战,敢打硬仗,顽强拼搏而著称,成为一支新生的航天建筑施工力量。 改编当初,要实现从军队到地方的嬗变,还需要下一番功夫。他们将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长处结合起来,艰苦创业,开拓市场,一路风雨,一路拼搏,一路奋斗,一路凯歌。以扎实苦干和科学精神,创建了许多优质工程;以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被誉为西安建筑市场的铁军。从此,一面“航天建设”的大旗在这里高高升起,并展现出别样风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转入地方,一切都显得不适应,由军队供给制到企业自负盈亏,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但有着良好军人素质和作风的陕西航建人,善于学习,不耻下问,积极向当地老大哥施工单位学习、请教,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学习他们的施工方法,学习他们的经营之道,总之,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都虚心学习。不久,航建人就学会了生存,并不断进步和发展。过去操枪弄炮,搬砖运瓦的人,如今进入了建筑大市场。 进入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形势,陕西航建人没有迷茫,他们处在前有陕西省建,后有西安市建的夹缝之中,怎样创出一条新路来,形成陕西航建的独特优势和特色,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1992年,陕西航建拉开了改革发展的大幕,他们在西安地区率先施行了项目法施工管理,打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实行承包模式,人员实行聘任制,选贤任能,打破论资排辈,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上实行五大内部市场,加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产值连年攀升,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成为西安地区颇有声望的建筑施工群体,三秦大地的施工劲旅。 进入新的世纪,市场形势更加严峻,而陕西航建人却以自己军转企业的独特优势,大显身手,不断承接新的工程任务。当时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凡有建筑工地的地方,不时可看见“航天建设”的标牌,“航天建设”已成为陕西建筑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安成了一片投资的热土,建设事业风起云涌,陕西航建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勇于争先,迎接挑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在紧紧抓住西安市场的同时,坚持“走出去”战略,扩大领域,拓展市场,先后在宝鸡、咸阳、渭南、商洛、汉中、铜川、延安、榆林等地承接任务。接着又将触角伸向云南、内蒙、甘肃、湖北、海南、山东、山西、江苏、宁夏、四川等省区,在省外也占有一席之地,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近十年来,这个群体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抓管理,抓质量,抓安全,抓各项规章制的建设,使企业不断迈向正规化,现代化、规范化。他们不满足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向更高的目标登攀。2004年创建了第一个鲁班奖工程,在航天建设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接着,2006年又实现第二个鲁班奖。2010年至2013年,连年花开,四年夺回四个鲁班奖,使鲁班奖工程达到六个。还有三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其他省优、市优质工程更是不计其数。施工产值从2006年的10.07亿元,到2012年突破31.6亿元,再加上2013年和2014年,平均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创造了航天建设发展史上的辉煌成绩。 良好的业绩和信誉赢得了社会的承认,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建筑业全国先进企业”、“全国创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中国建筑业成长性百强企业”、“全国QC活动先进单位”、“陕西省先进施工企业”、“西安市优秀施工企业”、“西安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陕西省建筑业竞争力五十强”、“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党委”等多种荣誉称号。 陕西航建之所以在市场上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他们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政治强,业务精,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正直守信的人格,不服输永争第一的荣誉观,服务大局国家至上的美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此形成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打出了威风。 创建精品工程,是航天建设者履行的职责和社会责任,“精益求精,建造精品,兑现承诺,真诚服务”是他们的质量方针。长期以来,陕西航建人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准则,制定有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从基础抓起,从细节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认真干好每一项工程,认认真真兑现自己的每一项承诺,以用户满意为最高标准,为人民奉献高质量的工程,这就是他们的追求。 在实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他们以建设文明工地为平台,从质量、安全、现场管理,全方位进行考评,要求所有工地都要创建文明工地。从1997年西安市在陕西航建召开首次全市文明工地现场至今,18年来,始终坚持不松懈。文明工地建设提高了企业全面管理水平,曾先后荣获国家级新技术示范工程1项,国家级文明工地6个,省、市级文明工地380多个。还创建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六个并获奖。 这支队伍从军队转业改编30年了,人员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每年都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群体,但不变的是那种精神和品格。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弘扬传统,承先启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优异的成绩为“航天建设”品牌增光添彩。 公司现任领导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袁战平、总经理刘建民深有感触地说,陕西航建的发展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收获颇丰,我们将继续按照企业特点,发挥优势,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汇聚力量,团结奋斗,再创辉煌。 今天,站在陕西航建26层的办公大楼上,举目眺望,龙首原四周高楼林立,如雨后春笋,在这一幢幢新建的高楼里,也有他们洒下的汗水,创造的杰作。回望楼下,龙首原地铁站就在眼前,一条地下长龙正飞腾而过,龙首原成为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之地。陕西航建也犹如这腾飞之巨龙,怀揣梦想,向远方奔去。 (作者:王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