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毕业到现在,我刚好工作三年了,这三年来,我像出生的婴儿一样吸允着七院50年的积淀,充实自己,茁壮自己。在这三年里我得到了一分院所有领导、同事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是我的师傅何书广和赵虹在专业设计制图方面给予了我无数悉心的指导和关心,能在七院工作,我备感荣幸。回顾这三年来,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 在这三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自从来到七院,我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我们转化了做事的方法,原来是要学完了再干,现在是边干边学。设计工作要经常性的翻阅规范及图集,这完全异同于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模式:设计工作让我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设计工作让我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学会条理、耐心,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步入系统化的流程;设计工作还使我思考方式更加成熟,逻辑性规范、明确。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工作三年来,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工作中要想取得成功,一定的天赋和勤奋是成功的必需要素。我们无可否认,毛泽东具有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文艺才艺,但是,他也是要通宵达旦的分析敌我军力态势和动向,冥思各种可能的恶变化和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作战方案,创造四渡赤水以及三大战役等众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他也要熟读浩如烟海的古今人文历史图书,才能写出指导抗战始终和跻身世界十大军事著作的《论持久战》。一句话,成功靠一定的天分和自身的勤学与积累。设计师也不例外,如果平时不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要说做大师,就是胜任一份业内的工作,都是难乎其难的。如果我们不打算转行,确定走设计这条路,就只有多付出了,资质由天,而勤学由己。 在设计院工作还需要保证良好的心态。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实胜虚,不足胜有余”,而现实社会却是违背这一原理的,掌握着财富和社会关系的上层阶级将更容易赢得机会并为自己谋得利益,下层人民则更加难于改善自己的处境,而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恶性循环形式。对于我们做设计的来说,能够转行成功从商或者经营房地产的肯定是极少数的,大多数的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做普通工程师。因此,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减少金钱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干扰,我们始终要相信,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在七院我还收获了友谊、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通过项目设计中与其他专业人员、甲方等多方面人员打交道,我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友好的与人相处,以利于协调和开展工作。这是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分院还定期组织外出拓展、公园游玩、爬山比赛、体育竞技比赛等活动,这些都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团队凝聚力和思维活跃度。因此,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在我看来,在七院工作就像品一杯乳汁,不仅仅有沁人心脾的奶香,更是我茁壮成长的土壤。 (作者:孙敬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