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记我国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技术开拓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陈福田院士
█ 他,从一个解放前靠捡煤渣谋生的孩子,经过党和国家的培养成为了导弹院士,怀揣强军报国的理想,5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导弹研制领域。 █ 他,对生活的标准很低,对工作的标准极高。为了提升导弹打击精度,花甲之年还冒严寒勇闯戈壁,研究残骸。 █ 他,晚年罹患癌症,依然笑对病魔,与死神赛跑争取更多工作时间,甚至连做梦都在想着型号,一直奋斗到生命终点。 █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初春的北京寒意未消,位于京城南郊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因为一位76岁的航天专家的逝世而尤显凄清。 3月24日,来自政府部门、军队、科研院所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参加我国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技术开拓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福田的遗体告别仪式,送老先生最后一程。 “弥留之际,陈总脑海中念念不忘的还是型号工作,都没来得及给自己的家人留下只言片语。”谈及陈福田3月20日辞世时的情景,一院某型号总设计师张海瑞悲痛不已。 “老陈从年轻时起就对时间精打细算,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做到了。”陈福田的老伴陈月琴讲到这时眼中闪动泪光。 陈福田是怎样一个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极少为外界人所知的他为国家国防事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记者对曾经与陈福田共事的同事和他的家人进行了采访,试图还原他工作与生活中令人难忘的场景、瞬间与言语,探寻这位航天专家平静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辗转反侧忧国防 魂牵梦绕系型号 “陈总的头脑中全都是工作。”一院某型号总设计师祝学军和张海瑞一样,都跟随陈福田工作多年,工作忘我、极端敬业是陈福田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陈福田对工作的执著忘我,从年轻时起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陈福田病重住院期间,单位领导和同事经常去301医院探望他。“陈总的病房就像是型号协调会的现场,一与同事谈论起工作,陈总仿佛就变成了完全健康的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同事们回忆。 今年2月初,陈福田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了。在与看望自己的一院领导交谈时,陈福田发自肺腑地说:“我真羡慕你们,真希望自己能赶快好起来,继续工作。” 进入3月,陈福田连续几天整夜睁着眼睛,无法入眠。医生决定为他使用镇定药品促其睡眠。 陈福田终于安然入睡了。但到了凌晨时分,在病床旁守护他的老伴却被陈福田的喊叫声惊醒—— “给我穿鞋、穿衣服,我要去开会……”陈福田在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紧急召开型号攻关会的时刻。他口中说的12所、702所都是一院型号研制的分系统单位,这些年来,陈福田去那些研制现场的次数数也数不清。 拗不过陈福田,陈月琴只好给他穿戴好,扶他坐在椅子上。过了好一阵子,陈福田才扶着桌子稍稍平静下来。 连续好几天,陈福田夜间睡眠时都不停地说梦话。儿子陈克力本以为老人在说些胡话,没有注意。可当他定神一听,发现老人的讲话条理清晰、声音浑厚,呓语的内容无一例外全都是在商讨型号工作。 陈克力悄悄用手机记录下这些声音和画面: “你们在第一线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我呢很遗憾,不能和你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刚才几位院领导找我谈话,我就向他们表示,我说我现在一个方面,我很羡慕你们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期,在第一线为我们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我也很遗憾,没能和大家一道同甘共苦,继续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作出贡献。 “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伟大的国家,但我始终感觉外界的威胁直到现在也没消除……我希望从事型号研制的弟兄们、同志们,能够再接再厉,继续为我们国家作出永远值得纪念的成绩来。 “我体会一个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一个人就把这么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所以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战术导弹发展之路。 ……” 陈福田在病床上讲的这些话语,有的来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型号攻关时讲的话,有的是前不久与来医院看望他的同事交谈时说的话。在睡梦中无意识状态下吐露的心声,反映了老人对航天事业和型号研制工作的牵肠挂肚,抒发着他一辈子以国为重、为导弹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倾注满腔热血的真挚感情。 “那些工作的情景完全刻在了陈总的脑子里。”张海瑞说。 陈福田逝世后,当人们看到这些珍贵的视频片段、听到老人的话语时,没有一个人不为之感到震撼和感动。
勇斗病魔向天笑 争分夺秒为航天 陈福田的病是在工作当中发现的。 2007年的一天,国家某重点型号的一次飞行试验在我国西部戈壁成功实施。年近七旬的陈福田,作为该型号系列总设计师,与几位型号“两总”一同乘飞机返回北京。 飞机飞行途中,陈福田突然感到行动不便。回到家不久,症状没有缓解,陈福田在儿子陪同下前往北京航天总医院检查,发现胃部长有恶性肿瘤。经北京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被诊断为胃癌和前列腺癌转移。他随即被转入301医院进行治疗。 同事和家人本想向陈福田隐瞒真实病情,怕给他带来精神负担,影响治疗。但凡事都爱钻研的陈福田,竟与医生“深入交流”起来,分析探讨病因病理。 “爸爸从来都是爱刨根问底,我们知道瞒不住老爷子的。”陈克力回忆,老人了解病情后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乐观,他自己研究病例和药品,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手术治疗加住院观察半年后,陈福田顺利出院,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集团公司和一院的科技委顾问、型号系列总设计师,他不仅要为型号“两总”主持的型号研制提供指导和建议,还要参加各类型号评审会、项目研讨会,为我国未来型号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意见。 恶性肿瘤极易转移复发,医生要求陈福田术后每年必须进行一次约30天的全面复查体检。可是陈福田连这每年一个月的复查时间都“斤斤计较”,怕耽搁工作,他知道自己的时间非常宝贵,有许多东西要研究,有许多事情要考虑。 为此,他竟把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用在了治疗和复查上,一项项研究复查项目,计算每一项检查需要的时间。“做这项检查是出于什么目的?”“可做可不做的检查我都不做,只做非做不可的项目。”“请把这些检查项目提前预约好,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这些必须做的项目。”陈福田天生嗓音洪亮,跟医生“交涉”时声如洪钟、态度坚决。 有医生私下跟陈福田的老伴抱怨:“给陈总治病可不容易,你如果说服不了他,他就不会配合你治疗。” 最终,陈福田“成功”地将复查时间从30天压缩到15天。 2014年5月的那次复查结束后,陈福田没能顺利离开医院,医生发现肿瘤已发生转移,必须留院治疗。仍然放不下工作的陈福田,只得托人在探望他时把自己精心收集的科研资料从家带到病房,继续工作。有时陈福田还发动儿女到北京图书大厦等地,帮他寻找一些参考资料。 陈福田的住院生活被他规划得井井有条:上午接受各种治疗,下午午休起床后14:30开始工作,直到17:15晚饭,晚上自己记录治疗日志,了解病情进展。他唯一的休闲活动就是晚上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海峡两岸》、《今日关注》等节目,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军事领域动态。 作为科技专家,陈福田理应享受优越的治疗条件。但他拒绝使用一切营养类药品:“我能吃饭喝水,可以自己补充营养,只吃治疗的药就够了。” 他的儿子事后告诉记者,那些营养类药品价格昂贵,父亲觉得生病治疗已经给单位添麻烦了,执意不肯给国家增加更多经济负担。
病重依然思国防 临终著书传千古 一辈子从事导弹研制,陈福田见证了我国地地固体常规导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专业技术经验。病重期间,他开始考虑要在身后为别人“留下些什么”。 结合他对近年来国际形势、周边安全环境和导弹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他开始着手《“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的写作工作。 从那时起,每天下午都是陈福田的写作时间。 老伴用手机给趴在桌上手写书稿的陈福田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陈福田右手持笔聚精会神写作,左臂缠着纱布。由于经常要打吊针,医生特意用纱布裹住他的左小臂,保护埋在手臂上的针头。 现如今,这张照片被陈月琴设为自己手机的屏保,每当思念老陈时她都会悄悄拿起来瞅瞅。每次只是偷看,是怕儿女看到后会担心自己过度悲伤,影响身体。 今年年初,陈福田基本完成了全书初稿的写作。随着病情的恶化,他自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从来不向组织张口提要求的他,听从老伴的建议,请求组织派一名助手帮助他完成书稿的修订、完善工作。 一院战术武器事业部的赵晓宁接到了这个任务,这名刚参加工作三四年的博士负责辅助陈福田完成前期手稿的整理和后续章节的完善工作。 在医院治疗期间,为了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医院规定每周只有周三、周六、周日的下午病人可以会见访客。从来都在家里说一不二的陈福田当即作出决定,周三周六的两个下午处理工作上的事务,仅仅把周日的一个下午留给自己的家属。 从今年年初开始,每周三的下午,陈福田都要专门留出时间,与赵晓宁讨论写作提纲、交流写作思路。 在医院病房与陈福田接触了几次,赵晓宁惊奇地发现,陈总没有一点架子,而是处处为别人着想,非常和蔼可亲。 与赵晓宁探讨写作提纲之前,陈福田首先会耐心听取赵晓宁对问题的看法。在对年轻人的观点给予客观的评价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他还将自己收集整理的大量参考资料交给赵晓宁,指导赵晓宁具体的写作思路。 “陈总德高望重,专业极富造诣,他不惜时间耐心听取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的意见,并结合自身积累传授给我研究问题的方法,我真的受益匪浅。”赵晓宁说。 还有一件事令赵晓宁印象深刻。有一天深夜,陈福田从医院给他打来电话,嘱咐他周三下午比平时约定的时间晚一小时过来,因为他之前有事情要处理。临挂电话时,陈福田说,“确定了具体时间后,我会再给你打个电话。” “陈总时间宝贵,我的时间真不算什么。但是陈总生怕让我多等一小时,而是提早通知我。”赵晓宁回想起平易近人的陈总,潸然泪下。 陈福田离世前,6万余字的《“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的完整稿送到了他的手中,也算了却了老人的一桩心愿。这本书是陈福田长期研究国际军事战略和航天型号应用的系统总结,也承载着陈福田对国防科技工业未来发展和所从事专业发展的期待和深情。 张海瑞说,陈福田对同事特别是年轻人百般体贴关怀,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多年来,陈福田宽严相济、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培养中青年航天科技专家和部队技术骨干,赢得了同事和部队官兵的爱戴。 在陈福田病重之时,他感觉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仍会认真计划好接下来一周的会客时间要见哪些人,提前准备到时与他们谈些什么…… 有一次,看到陈福田有了一点空闲时间,正在独自沉思,默默陪伴在旁边的老伴忍不住想找陈福田聊两句。 “你不要打扰我工作,你要是没事就自己看报纸吧。”陈福田不改往日的威严。 其实,陈福田对老伴怀着深厚感情。生病住院期间,老伴日夜守候在病床前,还经常买来陈福田最爱吃的黄鱼炖好装到保温壶里送到病房来。 弥留之际,陈福田眼眶含泪握着老伴的手,对身边的医生护士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别的,就是找了一个好老伴。”
勤勤恳恳铸利剑 忘我工作报党恩 确实,几乎从结婚那时起,整个家庭都是陈月琴一人在张罗。 只要不出差,陈福田每天中午都要回家与妻子孩子一起吃饭。 做饭的事多由妻子包揽。热气腾腾的菜烧好了,娘儿仨就等陈福田从单位食堂用粮票买点馒头回来。这是妻子早上跟他的约定。 看见陈福田眉头紧锁、两手空空进了家门。大家知道他又忘记带馒头了。 “之后,我就买挂面放在家里,不再指望吃他买的馒头了。”陈月琴回首往事说。 陈福田吃饭速度极快,几筷子一扒,一顿饭搞定。他对吃饭、穿衣毫不计较,但对午休很在意。他认为,中午小憩能让自己以更饱满的精神头儿进行下午的工作。 他曾经对老伴说,我不喜欢参加各种招待、应酬,我要把更多精力都用在工作上。 陈福田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鲜有时间陪伴家人。 陈月琴记得,一双儿女嗷嗷待哺时,自己既要处理工作,又要拉扯孩子。有一次,陈月琴生病了,她希望陈福田帮忙照顾一会儿女。自己话音没落,丈夫就不见了踪影,“不声不响又去单位了”。 “家里的事从来指望不上他。”陈月琴说。 听闻母亲谈及此事,陈克力表示出对父亲的理解。“我爸其实很顾家的,小时候只要他周末不加班,都要下厨烧饭,爸爸的厨艺相当好呢。”陈克力说,只要身体允许,每年家里的年夜饭都由陈福田来掌勺。 陈福田在北航读书时就参加了学校艺术团,吹笛子、写书法都很擅长。后来工作一忙,就都放下了。前两年,老伴嚷嚷着让陈福田教教孙子毛笔字,可是陈福田一直没能抽出时间。 “我爸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人,特别热爱工作的那种,我们都特佩服他,他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陈克力说。 在公开见诸报端的讣告中,对老人一生进行了简要介绍。由于涉及国家国防机密,陈福田和同事们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公开亮相的机会。 直到记者近日走进一院,才初步了解了陈福田的具体工作经历和他为国家国防作出的突出贡献—— 他领导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首次提出并攻克捷联惯性制导及全数字控制等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近程常规导弹的空白,该型号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敏锐地分析国际军事斗争形势,颇具前瞻性地领导并研制出新型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使我国导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巩固国防实力作出突出贡献。 他领导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至今仍是我军的主战装备之一,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和国庆阅兵,有力地震慑了敌对势力,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实力和决心。 他对自己的生活标准很低,对工作的标准极高。在被认定为成功的一次型号飞行试验结束后,他对导弹打击精度仍旧不满意,花甲之年还深入戈壁荒漠捡拾导弹残骸,工作了7天终于找到了残骸,分析出了问题。驻守戈壁的军人说:“场站建成几十年来,第一次有型号总设计师来这里亲自找残骸,也是第一次有这么大岁数的专家走进我们场站。” 他经常勉励年轻人,从事导弹武器研制工作,就要“严谨细致、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尽管后来不再分管具体型号,他仍带领同事在技术基础和预先研究领域开展大量前沿技术跟踪、军事战略理论研究等创新型工作,在技术创新、型号发展、领域开拓、人才培养方面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福田惜时如金、一生为国,是怎样的情怀和经历让他能舍生忘我地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一直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采访中,陈福田儿子透露出的一个细节也许正是答案: 在几年前的一次家庭聚会上,陈福田给妻子儿女和孙辈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我是在抚顺的贫民窟里长大的,那时还是在解放前的旧社会,要靠给人背煤和捡煤渣赚钱补贴家用。煤窑里的煤筐呀,比我的个头还要高。” 陈福田顿了顿,发自内心地说:“没有党,就没有我陈福田的今天,所以我们做工作一定要对得起党,来报答党的恩情!”(刘淮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