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三线 > 正文
代号7013:家在上海 家在湖州
发布时间:2015-08-07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浙江省湖州市南郊钓鱼台旁的金鸡山下,有一个沿陡峭大山而建的神秘单位。在当地,有人说它是搞核武器的,也有人说它是化工厂,厂门口挂着的牌子“上海七〇一三厂”更是让一般人看不懂。

每逢周末或假期,工厂的大门会打开,驶出搭着棚子、载着满车斗的人的大卡车。卡车沿着尘土飞扬的石子路颠簸四五个小时,尘土把车上的人都装扮成了“白毛女”,却掩不住他们内心的欢喜。车程的终点,是他们在上海的家。

落户金鸡山

湖州自古出产湖丝,地处南郊的金鸡山却因其特有的地形与火箭有了交集。

196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市下达了制造人造卫星、运载工具的任务。1970年1月3日,上海市革委会工业交通组与上海机电二局讨论筹建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7013工程由此诞生。

最初,7013工程在地点的选择上几经反复,不是交通不便,就是地形不利。有人说,担任过7013工程指挥组组长的原上海新新机器厂党委书记李杰曾在金鸡山打游击战,在他建议的下试车台才找到了“家”。

那一年,来自上海的航天技术专家、来自老五院的骨干、来自内蒙河西指挥部的装药专家、来自165站的液体火箭专家们汇集到这里,连同浙江军区的战士们,齐心协力投入到了宏伟的工程建设中。

那时,宿舍和食堂是用芦席和毛竹搭的,一天三顿吃的是咸菜和霉豆腐,蚊帐顶上时常有老鼠来串门……“没有感到苦,没有想过退缩,大家都是一条心!”这是第一批建设者们的心声,有什么能比为国效力的初衷更让人充满力量!

1971年,张志良等160多名上海籍复员军人加入到了工程建设中。那时,工厂按军队编制,液体试车台的职工被编为一连,称为“八路军”,固体台的职工被编为四连,被称为“新四军”。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号准时响起,晨练结束后,他们从零开始学习新的技术,并在“宿舍——台上”两点一线地忙碌着。

同一年,在上海航天局20所从事调度工作的崔忠良也加入到了7013工程建设中。有所不同的是,他来这里既是组织信任,也是主动选择。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终于能绕开将妻子从辽宁丹东调入上海的这道难题,在浙江湖州全家团圆。

1972年7月19日,新建的400吨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迎来了首秀——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首次考台试车获得成功。不久,7013工程被正式定名为“上海七〇一三厂”。

小三线岁月

男大当婚,张志良等160多名上海籍复员军人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在上海航天局决定将他们分批调回上海时,396名“72届”的命运开始和“7013”联系在了一起。

1972年,“72届”们从上海初中毕业后,被安排到了不同企业进行培训并等待分配。1975年,“7013”的接力棒传到了20岁的朱建平和近400名同龄人手中。

“来到湖州的第一天,很多女孩子哭了,可也不能天天哭啊。好在我们厂的假期比较多,经常可以回上海和亲人团聚,慢慢就好了。”朱建平说。

在老师傅的介绍下,他和一位同是“72届”的姑娘谈起了恋爱。“不是主动追求,我们那个时候是很木讷的。”朱建平笑谈。

在山坡上看看露天电影,用煤油炉给女朋友烧烧饭……朱建平在山沟里的青春岁月变得有滋有味起来。他说,最开心的,就是假期和女朋友一起回到上海,到彼此的家里坐坐,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走走。

几年后,他们结婚了。和他们一样“72届”牵手“72届”的有144人,正好72对。

山沟里的条件慢慢好起来。1978年,崔忠良一家四口搬进了厂里新建的海鸥新村;1979年,厂办小学开始招生;1985年,一批职工入住湖州城里的车站新村;1988年,大礼堂的建成结束了职工17年披星戴月看电影的历史……

最让职工欢喜的是,通过落实三线政策,他们的子女可以回到上海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不少孩子得以重回父辈们离开的上海老家。

1984年,“上海七〇一三厂”更名为上海航天局806所。1994年,由于任务调整,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任务被取消,固体推进事业成为806所的主业。从1971年到1990年,7013厂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为各类运载火箭发动机试车113次,装有这些发动机的火箭参与发射卫星15颗。此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像一个钢铁巨人般沉默伫立,它喷薄而出的火焰、震彻山谷的怒吼,成为7013厂永远的记忆。

一样沉默但不能被忘记的,是几位勇士:邱金虎、叶红卫、惠吉利、陈德才,他们在风华正茂时因公殉职,永远长眠于金鸡山下。

2007年,上海航天局810所和806所经过整合重组,成立了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这个诞生于湖州但被冠名“上海”的单位,终于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核心办公区。

原806所成为动力所湖州基地,承担着多型号固体发动机的装药和试验工作,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绝大多数老职工们退休后又回到了上海。扎根于湖州的79岁的崔忠良成为记者来到湖州基地后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早期建设亲历者。“在航天单位工作,有自豪感。”崔忠良说。

和所有三线单位一样,湖州基地也有不少航二代、航三代。献罢青春献子孙,老崔的两个儿子都在所里工作,两年前,孙子“小小崔”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再一次选择回所里,从事试验装配工作。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湖州基地时,正遇到下班高峰期。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小小崔”开着崭新的私家车,载着爷爷驶出带有巨大“中国航天”LOGO的大门,奔向湖州市内的家。(杨振荣 周春燕 费昱)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