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三线 > 正文
42所: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发布时间:2015-08-12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襄阳素有“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南宋末年,襄阳之战成为蒙古大军南下统一中国的关键一役。金庸取材于襄阳之战,塑造了保卫南宋王朝的英雄人物郭靖,其人生信条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0年前,一群来自海滨大连的科研人员陆续来到襄阳大山深处,数年后,另一批人马从内蒙古前来汇合。他们都肩负着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研制固体推进剂。

数十寒暑过去,他们用行动,演绎着航天版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发展史即是一部搬迁史

在经历了13次搬家后,吕全福终于在襄阳市清河路58号稳定下来。1989年,他作为42所机关“搬迁第一人”,从近百公里之外的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郭峪村搬迁而来。陆续搬迁而至的,还有42所数千名人员以及大山深处数十年的积累。

搬迁,无疑是42所创业酸甜苦辣的最好浓缩。

1961年,刘裕乃已经在五机部西安三所从事火药研究工作。这一年,21岁的吴宗智也从合肥化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但才到北京,他就被派往西安三所,名义上“协作进行固体推进剂的研制”,事实上,吴宗智再也没有回到北京工作。

1962年,在坐了几天部队的闷罐车后,刘裕乃、吴宗智随同西安三所迁到了四川泸州。在沱江之畔,他们开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研制。为加快研制步伐,1965年3月,42所在泸州川南化校成立。

然而,在泸州期间,产品的良品率一直是个大问题。有人从有限的信息中了解到,美国此类产品的研制生产都在干燥的沙漠中进行。于是,他们达成共识,把固体推进剂的研制地锁定在千里之外的塞北。

1965年10月,42所迁往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南地村。1965年7月14日,42所第一批仪器设备、人员抵达呼和浩特,开始了在塞外短暂而又艰苦的创业。

就在42所整体北上后不久,1966年8月6日,一支十几人的队伍从大连出发前往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郭峪村。吕全福是8月28日跟随第二批大部队出发的,他们是作为大连化物所的先遣队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他们同行的,包括一批1965年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背着背包和水壶、抬着小发电机,9月3日,吕全福他们开始修建从庙滩镇到郭峪村的公路。担任该项目建设总指挥的翟好智介绍,在5000名民工的帮助下,这条18公里长的山路仅3个多月就建成通车了。

1970年,42所在内蒙古的科研开始步入正轨,大连化物所在襄阳名为“412工地”的基地也在这一年建成。国防体制改革的调整,让相隔千里的二者有了交集。

当时,国内盛行一句话,“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科研学大化。”大化指的就是大连化物所。在大连化物所内部,二部专门从事推进剂研制,1970年的国防体制改革,将二部并入42所。随后,二部200余人从海滨之城搬入武当山脉深处。

1971年2月11日,姜国良从大连赶到辽阳,将还在坐月子的爱人和未满月的孩子送上了回佳木斯老家的火车。他又马上返回大连,找人借了一个大衣,买了几个苹果,登上了满载仪器设备的8节火车,摇摇晃晃5个昼夜,一个人将设备押送到襄阳。

两股人马汇合后,扎根于这块“航天部三线建设最艰苦的地方”,开始了我国固体推进剂的研制。

对于付出,认了

从西安到泸州,从泸州到呼和浩特,再到谷城县,并最终迁至襄阳市区,在几经辗转中,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

在泸州的条件虽然艰苦,但生活环境尚好,山清水秀之地,物质充裕。而到了内蒙古,42所所在地周围都是荒山秃岭,黄沙漫天,大家用“三糊”和“三样”来形容这里的生活条件。“三糊”:夏天是黄糊糊,风起漫天黄沙,下班找不到回家的路;吃的是莜面糊糊;冬天是白糊糊,塞外之地冬天寒冷,呵气成霜,全身上下一片白。

“三样”说的是吃的,由于当地物资匮乏,大家长年累月吃的就是萝卜、土豆、白菜这三样。刚搬过去时,他们只能在四面通风的工棚内做饭,夏天,一口饭里面就有半口沙子;冬天,窝窝头还没来得及吃,就已经冻得跟石头一样,食堂建好后,也是多年没有一张桌椅,大家吃饭都是站着。

在那个年代,实验设备是他们的宝贝。1970年从呼和浩特搬迁到襄阳时,天平等重要设备都是人抱在怀里带过去的。

在陈凤林他们看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一件自豪的事情。1965年,当他从山东大学毕业时,一位被分配到上海的女同学因未能到艰苦的地方去,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无独有偶,1971年,大连化物所二部搬迁往襄阳时,由于家庭成分为地主,一位浙江大学毕业并已工作10年的技术骨干未能成行,他声泪俱下。

山沟里的日子是艰苦的。42所被称为“进山最深,日照最短,离城最远,洪水最多,困难最大”的单位。山沟里每天早晨九点多才能见到太阳,下午四点多太阳就已下山。现在,在不少42所老职工家里都有两把折叠椅,这是当年航天部领导来沟里视察时,发现每个家里竟然都没有椅子可坐,让所里给每家配了两把折叠椅。

山沟里的生活简单而又让人容易满足。看电影成为全所的一件大事,每次所里放电影时,大家感觉就像过节一样。而最让他们难忘的,是十几辆大卡车拉着全所男男女女,直奔樊城电影院,欣赏完《卖花姑娘》、《山本五十六》后,再乘着山风,踩着月光返回山沟。

这些事情已经被岁月的刻刀镌刻在每个人脑海中。在陈凤林看来,这样的生活,再好的导演也导不出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开始制约42所的发展。“生活艰苦也就算了,但对工作的制约也慢慢凸显出来了。”姜国良介绍,由于非常闭塞,查资料很不方便,人才开始出现流失,年轻大学生也招不进来。同时,下一代的教育也出现了问题。

搬迁,再次成为42所发展的新需要。1989年,42所从郭峪村搬迁到襄阳城区,几经辗转,“看来不需要搬家了”!

42所首任所长刘国雄曾不无歉意地对老战友们说:“我最对不起大家的事情,就是把你们弄到了沟里去。”但对于自己多年的付出,这些创业者们称“无怨无悔”。“如果现在还要我们在沟里,那也认了。”吴宗智说得铿锵有力。(陈龙)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