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奉献!简单干脆的两个同音词,凝练地概括了航天三线建设者的精神品格,或许只有汉字才能描绘出这种神奇的意蕴……
从秦岭深山间的不毛之地到中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从荒凉闭塞、人迹罕至的穷山沟到水平先进、功能完善的067基地,1965年至1993年间发生在陕西凤县的这场蝶变,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航天人以国为重、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尖端事业 原始生活 周恩来总理曾说,三线建设就是要过“原始的生活”,搞“尖端的事业”,用这句话形容067基地初创时期的状况,再恰当不过了。 1970年初的一天,北京,七机部一院负责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11所召开大会,正式公布该所支援三线建设人员名单。名单宣读完毕,却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一名女职工坐到地上嚎啕大哭。那时候,只有业务和政治背景都过硬的人,才能参加三线建设。 与没能到三线的人相比,当时在211厂工作的郝忠文觉得自己“很幸运”。为了参加三线建设,他“向领导苦苦申请了一年”,终于如愿。 郝忠文1970年到达凤县红光沟时,已经是067基地建设的第六个年头了。这里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山清水秀”,清澈的安河在山谷间静静地流淌,067基地指挥部、工厂、研究所、居民楼沿河而建,星罗棋布,绵延17公里。很难想象,这里6年前还是不毛之地,发展程度极其落后。 1965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时任一院科技部规划处处长的钱维松说:“当时,航天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而负责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067基地又是航天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七机部非常重视067基地的选点工作。选点人员驾车在秦岭深山中四处考察,路不通的地方就背着干粮徒步勘查。闭塞的山区来了陌生人,山里娃追着他们看稀奇,还有热心村民拿着草料像喂牲口一样往汽车前盖塞,“这家伙该饿了吧”。 后来,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任新民、政治委员马云涛率领设计部、工厂和试验站,以及中建部设计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20余人实地踏勘,并将情况上报组织研究,067基地的建设地址最终定在了红光沟。最初这条沟并不叫红光沟,三线创业者来到此地后,当地政府特别成立了“红光公社”,红光沟的名称随之诞生。 打起背包就出发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在哪儿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上世纪60年代,奉命参加067基地建设的热血男女,伴随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熟悉的旋律与家人作别,挤火车、乘汽车、徒步走,汇聚到了陕西凤县,这里旧称凤州。 2015年6月30日,距离凤县300多公里外的西安,在067基地工作了几十年的建设者们围坐在一起,畅叙各自投身三线建设的往事。 曾任067基地主任的张贵田院士当天还有技术会议要参加,但仍抽出时间与“老战友”聚一聚。 50年过去了,当年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红光沟的青年已由风华正茂变为白发苍苍,067基地也已于1993年整体调迁至省城西安(2001年更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但建设者之间平等、融洽、团结的关系一直没变。 “普通职工与基地领导之间,不同岗位职工之间,还有职工与村民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特别亲密。”1967年来到067基地工作、后任7103厂发动机总装车间班长的刘文勤说。 与其他三线建设基地类似,067基地的工作人员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有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航天单位选派来的青壮年职工,也有从哈尔滨等地军工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 “我们当时一听凤州这个名字里带‘州’,感觉这地方应该不错。”1936年出生、1966年从北京101所来到沟里的雷茂长回忆往事时笑着说,“没想到这地方贫困落后,什么都没有。” 山沟里创造人间奇迹 在一个叫做王家岔的村庄里,70年代用青砖修筑的两层住宅楼还在,居住者已由7103厂职工及家属换成了当地村民。楼房的外墙上用红砖头拼成的“毛主席万岁”“伟大的舵手”“为人民服务”等标语,至今保存完好,默默诉说着那个特殊的年代。 半个世纪已过,历经三次洪水侵袭,红光沟仍留存有067基地的不少办公楼房、厂房、家属楼,甚至还有医院、学校、职工俱乐部和大市场。其中不少厂房都被当地改建为生产水泥、加工药材、培植木耳的公司了,多数家属楼则变卖给了当地村民。 三线建设时期,沟里住宿条件简陋,出行不便,粮食、蔬菜都很匮乏。家里“有点吃的都要先紧着孩子吃”。 就是在那种艰苦条件下,他们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水平先进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一号台和二号台。1969年、1970年,两个试车台首次考台试车的具体日期,牢牢印刻在钱维松、雷茂长等老人的头脑里。 80年代后期,沟里的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基地定期从凤县周边的汉中、眉山等地采购蔬菜、水果,并用卡车拉到沟里分给职工。在沟里长大的航二代张勇峰、蔡振记得,那时家家户户都炒同样的菜,饭点时每家锅里飘出的味道甚至都是一样的。 就是在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科研条件下,067基地成功研制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的发动机产品,以航天金牌动力托举起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英勇无畏战洪灾 1980年、1981年和1990年,红光沟遭遇了三次特大洪水、泥石流侵袭,许多道路、桥梁、房屋被冲毁,交通、水电、通信中断,基地科研生产全面瘫痪,上万名职工家属被围困,4名职工在抗洪救灾中牺牲。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国家90年代初下决心支持067基地从红光沟调迁出来的原因之一。 三次洪灾中,属1981年那次最为严重,西方一家电台当时甚至宣称:中国一个火箭研制基地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每次大灾大难之后,067基地的职工都表现出出人意料的顽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力更生,抗洪救灾,边重建家园,边恢复生产。 1981年10月,正在进行灾后重建的11所接到了携带产品、赴发射场参加远程火箭遥测飞行试验的紧急通知。11所甚至组建了敢死队一路护送10余名参试队员和产品。 当时从凤县前往宝鸡的一段道路已被泥石流冲毁,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没有路基和桥梁支撑的铁轨,铁轨下就是咆哮的江水。队员们经过心理斗争,最终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强渡四层楼高、30米长的“铁索桥”。 为了防止铁轨被压塌,队员们两人一组,抬着产品箱,向前一点点挪动,最终全部安全到达对岸……两个月后,发射成功的消息从前方传来,067基地职工欣喜万分。 自然灾难面前,067基地提出了“自己干,三不变”,即产品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新产品研制进度不变。在那段日子里,职工们互帮互助,咬紧牙关,清理厂房、挖出仪器设备,继续组织生产。 1981年灾后30天,使用067基地研制交付发动机的火箭“一箭三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灾后40天,远程火箭遥测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90年灾后10天,长二捆火箭首飞成功;灾后一个多月,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两个月后,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成功。 不能忘却的记忆 秦岭、凤县和红光沟之于六院航天人,是永远铭记于心的存在。 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六院职工生活区内,专门用大山石垒出景观,石头上刻着“秦岭”二字,一座景观桥被命名为“红光桥”。 有意思的是,六院职工排队分房,“沟龄”与工龄、航龄一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沟里工作的时间,不仅在人生经历上也在实际利益上深深地影响着六院职工。 搬迁西安后,无论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文化生活都极大丰富了,但六院航天人却对沟里的日子念念不忘。 1983年学校毕业后分配至沟里的李小艾,如今已是7103厂的宣传部部长,她用“简单而快乐”五个字概括了自己在沟里生活十年的感受。 1970年就进沟工作的11所原所长孙宏明体会更深。他说,在红光沟时人际关系之淳朴,人们工作学习之努力,现在在都市中再也找不到了。 毋庸讳言,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地搬出大山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以前在沟里太苦了,买食品、衣服都要托人坐火车从外地捎进沟。”孙宏明记得当时有句顺口溜,“出门像公子,求人像孙子,回来像驴子,报销像傻子”,生动地描绘出当时人们出沟之前、请人买物资时、返程回沟、整理钱包四个阶段的情景。 如今,每年沟里的试车台一号台和二号台还承担几十次试车任务,从这里走出的发动机产品为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了不竭动力。165所试验保障部副部长孔令先介绍,该部的20多名职工仍长年坚守于此。每次试车时,更是有数百名科研人员汇聚到沟里。 每年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六院都会组织年轻人回到凤县感知那段三线岁月,传承弘扬老一辈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 对他们而言,那个三线建设的终点,将是自己开启航天人生的起点。(刘淮宇 赵屾 姚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