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三线 > 正文
新华网:扎根深山为铸箭 矢志航天感人心——记长征机械厂职工群体
发布时间:2015-04-20      信息来源:新华网

这里是三线企业调迁后“最后的村庄”,是每个清晨四川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扎根于此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长征机械厂第一事业部全体职工,他们的人生写满了坚守奉献,青春无悔,像一支支穿云箭,令人心怀敬仰。

1970年的山沟里没有房子,没有马路,只有解放牌卡车驶过崎岖山路,把职工从一个厂区送到另一个厂区。“不怕你们笑话,经常会从座位上颠下来,曾把我们颠尿了。”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日子,14岁随父母来到此地的靳亚军印象颇深。

老一辈长征人愣是通过肩扛山石筑房、脸盆接水抗旱,在深山之中扎根下来。时光荏苒50载,大山深处长征人筚路蓝缕的故事仍难为外人知。

大山沟里医疗条件非常差,“一旦得了急病就很难办了”。2008年7月,职工王刚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可偏偏山洪暴发,毁桥断路,只得在当地卫生所做抢救。他依然记得:“父亲去世后要送火葬场,可是路断桥毁,是厂里的同事们用肩扛趟水送过河的。”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相对好些的教育,职工们必须将他们送出山外。可山高路远,工作任务紧,职工们很少有机会出山和子女团聚。职工刘邦霞最近一年只和3岁的女儿见过10多天,“都把她姑姑当妈妈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的航天梦、强国梦正在这山沟沟中拔节而长。长征机械厂处于航天产品生产的最后关卡,厂长秦六月说,必须要保证“后墙不倒”,不管其他产品延迟多久交货、工作过程中失去了多少时间,到这里的产品必须按时保质交货。

为了保证“后墙不倒”,加班加点是常事。曾有职工为了抢工期,连续几十天吃住在厂房,甚至连续几个月不能回家……

工期再紧、任务再重,长征机械厂的目标不会放松,100%的合格率必须保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个字,刻在每一个长征人的心中。

“多余物是总装过程最忌讳的,一点儿污迹、一根毛发,甚至一粒灰尘,都可能导致发射的失败。”职工王自忠说,去年9月,团队里一名新人在装配时失手让一枚直径4毫米的垫圈落进了产品内部,整个团队连续寻找24小时,“找到后,人也就瘫了下来。”

生产航天产品,必须将精度控制到最严格,长征人严苛认真的态度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中。1毫米的差值,王刚的团队会将产品反复拆装8次,直到达到要求;为确保万无一失,周元奇在钻头上反复试验千次以上……

50年来,长征人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可从不问回报。60岁的靳亚军退休5年,返聘5年,父母去世时她没能送终,答应陪小孙子的约定也一再食言。总装“兵王”李茂华,“老黄牛”王自忠,“守井人”杨立,焊接大师李兵,“博导”陶林,“铁姑娘”李彩萍,“旋压双雄”王立志、马飞,箱体焊接“两大金刚”盛能刚、李晓刚,自动焊接拓荒队裴利程、王刚、黄举进、石璟、苏江、王爽、刘自强……

在长征机械厂,这样刻有职业烙印的名号俯拾皆是,但他们的故事却少为外界所知,而这,丝毫不会动摇他们奉献航天的初心,丝毫不会影响他们严苛认真的态度,也丝毫不能磨灭他们因坚守而获得的伟大。(许晟)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