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01所(当时称为401站,80年代改称401所)创建之初,只有十几个职工,而我则是401所创建后招收的第一个女职工。那年10月,四院200多位职工集中在蓝田县党校大院内,住的是旧平房,睡的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吃的是食堂。大家多为1965年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实现毛主席“骑毛驴,吃咸菜,也要把三线建设好”的指示,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工作。 1966年12月中旬,为了勘查新点的建设情况,我们七八个人背着干粮,带着锅和必要的炊具,从长安县的石灰厂翻山越岭步行到达玉川乡的核桃沟,这里是401所选择的第一个建设地点。几十里山路,我们走了整整一天。当时正值隆冬,山沟里寒风刺骨。几个男同志住在用塑料布挡着窗户的“干打垒”土房子里,用一口破锅做火盆,点燃木炭取暖。我则和玉川乡的女话务员睡在一起。吃饭就在玉川乡的干部食堂。晚饭后,大家围着煤油灯坐在干打垒房子里,讨论新点建设问题,因为激动,大家忘却了寒冷和奔走一天的劳累。 后来,由于涉及到蓝田县的建设规划问题,我们不得不把建设点搬出玉川乡。为确定一个新点,大家从玉川乡翻过几座山,趟过辋峪河到达辋川乡官上村去实地考察,最终把点定在了那里。 1969年上半年,男职工先期进入工地开展工作,女职工也于下半年进入新点,与男职工一起参加建设。有家的职工有的两家合住在一座房子里,中间用桌椅板凳隔开,而有的则把家安在土地庙里。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从山外拉来。拉进来的新鲜蔬菜要吃两三天,夏天边吃边烂,而冬天只有吃萝卜、白菜和土豆了。洗澡只能是奢望。业余文化生活更是枯燥,如果两三个月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那已经是极大的恩惠了。 401所的新点建设是根据先生活后工作的原则,由211部队负责生活小区的建设,办公室则集中在几间平房里。1970年八栋家属楼基本建成,但当大家搬进家属楼时,用水的问题却一直不能得到解决。所领导号召:大家自己动手,解决用水困难!于是,1971年春天,一场解决生活用水的会战打响了! 经过勘察,职工们决定在辋峪河边打一口大口井,并在家属区后面半山腰建设一个可储蓄用水100吨的蓄水池。两项工作先后展开,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青山绿水间不断上演,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震响在山谷里! 每天早上,不管男女老少,就连有孩子的职工,早上趁孩子没醒,都自觉出来干活。清晨大家早早地汇集在一起,根据自己的体力大小,背沙石、扛水泥、抬木料,然后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艰难地向上攀登。尽管这样的劳动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什么倒休假,但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在欢快的劳动号子鼓舞下,大家你争我抢,每个挂满了汗水的脸庞,都露着由衷的笑容。 在大家的努力下,建筑材料很快备齐,一个盛水100吨的蓄水池在1971年5月建设好了!之后,大口井的建设也在当年7月初完工。为了赶在洪水季节到来之前把井打好,站里雇佣了当地的几个民工,和我们一起,日夜兼程挖大口井。民工主要的工作是砌石头,而我们则放下自己的手头工作,一起轮流下井挖烂泥、搬石头。当大家从井下上来时,柳条帽下是一张张糊满了泥巴的脸,只能看到眼睛和嘴巴,分不清谁是谁。负责管水电的同志更是每天都要在井底干上几个小时,直到把井打好。 为了大干快干,早日投产,在建设一号台、二号台和三号台时,站里又进行了军民大会战。人员轮换、昼夜机器不停。每到夜晚,整个山沟红旗飘飘、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劳动号子声,以及大喇叭里的口号声在山沟回荡,令人热血沸腾,终身难忘。那时我在现场宣传组,一天夜晚轮到我做工地现场报道,凌晨两点,邻居忽然来到工地,说我女儿在家哭得声嘶力竭,叫我赶快回去。初冬季节,我跑得满身大汗,打开门时,孩子光着身子站在门边,浑身冻得冰凉。之后孩子感冒发烧了,得了气管炎。 一晃4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401所已是一个几百人的大单位,担负着重要的科研生产任务。而我已由一个刚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变成了年逾七旬的老人。但每每回忆起那些往事时,我都会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为三线建设、为我国国防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不管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怎样的提高,我们都应记住那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劳动、记住那个火热的年代,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侯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