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发动机表现堪称完美!”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刚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归来的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张敏贵,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 远征一号上面级主发动机的两次起动能力是卫星直接入轨的关键。张敏贵带领研制团队成功突破了该项关键技术。 远征一号上面级主发动机是我国目前推力量级最小的泵压式发动机,性能精度对生产、测试及性能调整误差异常敏感。张敏贵带领团队攻关,使其性能精度满足了任务需求。 但张敏贵并未止步于此。他瞄准后续其他型号上面级任务应用前景,带领团队从全面识别发动机性能精度影响因素入手,逐步细化至生产、测试、性能调节最底层环节的关键参数,并对关键参数误差分别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了发动机性能精度控制水平。 攻关的道路始终与“问题和失败”相伴。 “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一次发动机高模试车中,连续出现两次自动熄火。那次试车为转入试样后的首次试车,我们研制队伍对问题的定位,受到各方质疑。”提起那次连续出现自动熄火的故障,张敏贵仍历历在目。 张敏贵顶着各方压力,带领攻关团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经过大量的分析验证,攻关团队以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过程为基础,坚持问题定位,并要求试车台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后的试车台上,试验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谈起那段攻关岁月,张敏贵异常感慨:“晚上总睡不着觉,有时睡着了就梦到试车突然熄火。连续失败几乎击溃了大家的信心。” 然而,面对一次次挑战,张敏贵带领团队分析解剖问题,斩关夺隘,重振信心。该型号发动机终于通过了连续地面热试车的考验,为卫星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可靠强劲的动力。 几年来,张敏贵先后多次到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亲眼目睹了一枚枚火箭腾飞的壮举。他说,每一次在现场目睹发射都令他心悸,仿佛在接受着一次次洗礼。(杨军 成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