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一共经历了三轮高密度发射,第一轮是2006年~2007年,两年一共发射9次;第二轮是2010年~2012年,三年一共发射26次;目前正处于第三轮高密度发射的初期,预计2015年~2020年每年的发射次数都在10次左右。这其中,北斗任务既是促使火箭提升高密度发射能力的原因,也当仁不让是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的“最大主顾”。 2000年10月和12月 长三甲系列火箭家族中的老大哥——长三甲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导航卫星试验系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7年4月 长三甲火箭首次采用远距离测发控技术,就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中圆轨道卫星,保护了珍贵的轨道频率资源,宣告我国开始建设正式的卫星导航系统。 2010年1月 北斗卫星团队成功应对史无前例的卫星加注后发射时间调整的特殊情况,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三丙火箭托举下顺利升空。 2012年4月 长三乙改进型火箭首飞,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2、13颗卫星,这是长三甲系列火箭首次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也是我国首次实现中高轨卫星的一箭双星发射。 2015年3月 长三丙/远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首次用上面级直接入轨技术发射中高轨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 2015年7月 长三甲系列火箭家族中运载能力最强的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首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18、19颗北斗卫星。根据北斗系统建设的三步走规划,到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