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温暖中国 航天温度
崔蕴:用生命造火箭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日期:2017/02/09

崔蕴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从事火箭和型号总体装配工作30多年,专业理论和技术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他一生痴迷火箭,熟练掌握运载火箭的总装、总测及发射试验等环节的操作技能,曾为火箭命悬一线、不惜生命。52岁的他成为天津火箭公司总装车间副主任,新一代运载火箭总体装配的带头人。

火箭总体装配这份职业,在崔蕴看来更是一份事业,是一份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热情不断打造世界顶级火箭的终生事业。从事火箭制造工作34年,他为火箭事业哭过、笑过、死过,重生过,火箭就是他的人生,他要把这条生命全用来造火箭。

为火箭“死”过一次

1990年7月13日,时隔26年,在火箭总装测试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崔蕴谈到这个日子,心头还是不由地一颤。

这一天,崔蕴的老前辈、总装车间装配工魏文举,在国家首枚长二捆火箭燃料泄漏抢险过程中牺牲了。也正是在这次抢险过程中,崔蕴因为吸入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四氧化二氮,生命垂危。在发射基地医院的抢救病床上,医生给他注入了多于常人10倍剂量的解毒液,割掉了他四分之三的肺,才最终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第二天,在病床上清醒过来的崔蕴第一时间听到了老战友魏文举壮烈牺牲的惨痛消息,同一天他也见证了国家首枚长二捆火箭的首飞成功。悲痛的神经在心头跳动,喜悦和骄傲在心底燃烧,这冰火交融的滋味,他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也正是在这一天,他告诉自己要用剩下的生命造火箭,不光为他自己,还为老战友魏文举。抢险受伤后的一年,崔蕴没有如家人所愿安心休养。他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两件事上,一件是锻炼身体,另一件是学习火箭知识。

身体动辄出虚汗,他就每天坚持锻炼,刚开始走几公里,后来走几十公里。别人周末陪着家人或者出去游玩,他则经常往西单图书大厦跑,一坐就是一天,一边看一边记,一边琢磨。崔蕴有时还跑到一部设计人员的试验室里,一泡就是一天。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他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只为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为新一代火箭再拼一次命

在同事眼里,没有崔蕴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操作、技术,再到管理,他样样精通。可在一次任务中,崔蕴突然再次倒下,医生诊断为脑血栓。受病痛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他走路都无法走直线。

医生告诉他脑血栓一旦发作,就会一次比一次厉害,劝他要多休息、多运动,控制住血压和血脂。于是,崔蕴启动了高强度的暴走锻炼法,利用空余时间,他坚持每天快走,4小时走完二环、7小时走完三环、16小时走完四环……同事们说,他就是个“恶魔”,用强大的意志战胜了疾病。不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疾病,他都有着同样的信条:不疯魔,不成活。

过了“知天命”年纪的崔蕴,总该歇歇了,可为了造新一代火箭,他拼了老命也要上。

全新的火箭“长五”和“长七”,一半以上是新技术;全新的队伍,平均年龄25岁,无一人有过独立的总装火箭经历;全新的厂房,火箭生产跨越京津两地……这个活,别人接是敢闯敢干;他接,就是不要命。

2013年7月,他被聘为总装测试车间副主任,是新一代运载火箭总体装配的带头人,既要带技术,又要带队伍。2014年下半年“长五”、“长七”火箭任务交替甚至叠加,他们一起经历了一段“魔鬼般”的日子。

“师傅说不加班,就是夜里12点下班。说加2个小时,就是深夜2点下班。当天的任务,必须当天完。”装配工张琳卿说,连续两个月下来,小伙子们都快坚持不住了,可崔蕴坚持着,而且是早来晚走的一个。很多时候,他还必须亲自上阵,到他手里的活,不是最难,就是最险。

有一批产品,要用角磨机挫修,崔蕴说:“他们谁用过呀,而且危险性很大。”于是,一层土,一身烟,崔蕴干了一整天。2014年12月17日,“长七”合练箭从天津港出发,征战海南,崔蕴是“押船”人员之一。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可崔蕴却非去不可。他说,第一次海运,他总得陪着火箭“探探路”。可这之后的每一次押运,他都放心不下。只要押运成员里有他,他就一定坚持跟船。就这样,他先后参与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五”、“长七”合练箭及遥一箭的全部4次押运工作。

“等我老了,拄着拐棍儿,敲着他们的脑袋干”

每周,崔蕴都要给徒弟们出题,还要考试,从最基础的“锯薄板”讲起,他的大师工作室就是课堂。调度员王璐说:“经常,他问的问题,跟我们的工作没啥关系。”

可崔蕴年轻时就坚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名装配工,不光动手,还要动脑。他始终相信,通过言传身教,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他希望有一天徒弟能超过自己,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很多人都知道,崔蕴脾气不好。为了火箭,他曾跟领导、同事吵架,得罪过不少人。对徒弟,更是严厉,有人说:“这个刁钻的老头,可惹不起。”徒弟们既怕他,又离不开他,怕到什么程度?张琳卿说,他一来,会干的活都忘了,怕挨骂。

崔蕴说,其实背地里他经常自己后悔:“又说重了。”

他一直认为,干火箭,交不起学费,尤其是新一代火箭,一旦有闪失,无法弥补。他想用自己的严厉,让所有人铭记一名火箭人应有的严谨与忠诚。

别人都觉得,崔蕴太操心,但于他,这份心操得有滋有味。或许当年的抢险,都抵不过他今日的成就感。所以,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份事业,让他爱着、累着,甚至醉着。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技术支持:北京航天四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