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天怀(左三)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谢天怀,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科技委主任、国家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成功主持将挠性捷联系统推向运载、飞船、航空等领域;为航天激光惯导事业的创建、保障重点型号任务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得航天科技集团2016年度航天功勋奖,身为九院科技委主任的谢天怀有点出乎意料。 “一般而言,这个奖会颁给重大型号的‘两总’,做单机的人获得这个奖,还是很少见的。”这个59岁的航天人,平静地表达着他的出乎意料。 他有平静的资本。40岁时,他离开功成名就的“战场”,投身全新领域,几经波折。“不吃老本,从零开始。” “不得了,这项技术快突破了” 惯性导航最大的特点是自主性——既不向外界辐射东西,也不用看天空中的恒星或接收外部的信号。这种优势使它在国防领域制导与控制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学毕业后,谢天怀进入航天系统,师从陆元九院士,潜心于惯性导航技术研究。跟随行业泰斗,谢天怀迅速成长,38岁时,已经成为副所长。谢天怀“最风光”的时候,曾在载人航天等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天怀到国防科技大学拜访高伯龙教授。高伯龙教授向他展示了激光陀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是惯性导航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带来该领域的新突破。 看过国防科大的试验参数,凭借着多年经验,谢天怀敏锐地觉察到,“不得了,这项技术快要突破了!” 这次拜访,让谢天怀心里“长了草”。对于这个新领域,他早已关注,也非常感兴趣,想试一试。可是,如果现在投身进去,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当前从事的研究方向,而这些“老型号”恰恰是旁人看来“最平稳、最实惠、最容易名利双收”的福地。 很多人劝谢天怀安于现状:“没必要花精力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谢天怀辗转反侧,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转型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不成功便一败涂地;另一方面,他内心渴望变化,不想在对成熟技术的不断重复中了此一生。 在人生的岔路口,谢天怀体内的“不安定因子”占了上风,他决定放手一搏。 “干激光,开始了二次创业” 半路投身激光惯导,被谢天怀称为“二次创业”。 40岁时,这位功成名就的航天人离开了熟悉的战场,选择从零开始。找厂房、搞设备、组建队伍、学习技术……他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尽快起步,谢天怀带领激光惯导创业团队里的十几个人四处寻找场地,最后在一间废弃的粮店安了家。他们快速安装设备,科研工作就这样起步了。 随着科研的发展,他们需要更换到更大的场所,于是又找到了一栋烂尾楼。因为害怕周围居民反对,谢天怀和同事一家家敲门,跟对方解释试验“无噪音无污染”,对方应允后,新厂房就算是定下了。 激光惯导技术难度太大,独立研究至少花费十年。这次国防科大展露“即将突破”的苗头,让谢天怀想到了一条新路径——“产学研”结合之路。 谢天怀决定跟国防科大合作,对方拿出已有的技术,他则搭建一个“产学研”平台,把一项单纯的技术转变成一个集成系统研究。此后,谢天怀和团队便踏上了往往复复的学习之路。那个时期,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工程化技术攻关,“暴露问题,解决问题”,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过程。 2003年,谢天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一次重大型号任务中,激光惯导产品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搭载机会。“虽然只是一次搭载,不参与实际控制,但我把它看成是一次重大跨越,跨过去了,激光惯导就要成功了。”谢天怀说。 搭载之后,该产品便开始与平台系统冗余配置,多次进行飞行考核,直到完成充分验证,才作为一项新技术独当一面。伴随着这个漫长的过程,谢天怀和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赚资金、求生存,开辟新“市场”。 2005年,在航空领域,谢天怀带领团队迎来新的机遇——获得参与一项旧飞机改装工程的机会。在这项工程中,他们首次把激光惯导技术应用到飞机导航中,取得成功。为此,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1亿元人民币。 “大自然赋予我冒险的勇气” 干惯导的谢天怀,又是一个地道的文人。 他钟情于山水,闲暇之时,经常背起相机,游走于名山好水之间,情至之处,会赋诗一首,以抒情怀。 上世纪70年代,读大二的谢天怀和一个同学从南京出发,游历九华山、黄山、富春江、钱塘江等名山大川。这次经历,让他找到了通往自然的路,也找到了人生的哲学方法论。 “航天是一份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在不断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我的心变得更大,胸怀更宽广,也给我更大的力量承担‘二次创业’的压力。” 谢天怀坦言,自然的壮美让他不再畏惧工作中的考验。自然带来的益处体现在他对激光惯导的“二次创业”之中,体现在他对新技术的接纳和对年轻人的宽容之中。(赵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