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思想
  • 组织领导
  • 评选范围
  • 评选流程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精神,激发这种情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自觉肩负起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经研究,决定开展集团公司第二届“感动航天”十大人物(团队)评选活动。
       经过初步筛选、审核,25个候选事迹材料入围最后的评选。集团公司现将入围的25个 “感动航天”人物(团队)先进典型事迹集中展示,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开展微信投票活动。集团公司各单位干部职工均可参与为“我心中的感动航天人物(团队)”投票。
       投票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18日24时,投票结束后,经集团公司“感动航天”评委会终评审定后,将择机发布评选结果。

  • 一院长三甲火箭团队:2018,十送北斗,...
    不得不说,具有高可靠性的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堪称北斗组网的“大功臣”。作为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卫星对执行其发射任务的火箭要求非常高。适应能力强、服务轨道面多的特点使得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脱颖而出。
  • 一院211厂火箭抢险团队:“刀尖上的芭蕾...
    火箭危难之时,每一步都是生死一线,而每一次他们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7年深秋的一个下午,一院211厂总装事业部火箭试验队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刀尖上的芭蕾”。
  • 一院18所行星滚柱丝杠技术领路人徐强:一...
    徐强,1977年3月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8所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陕西分中心技术负责人。他是“独行侠”,只身赴他乡,不破楼兰终不还;他是博士,也是专家,却甘当工人的“学生”;他像一棵岩石松,百折不挠,绝不放弃;他如“垦荒牛”,从无到有,造出国家顶级丝杠。
  • 四院7416厂大型发动机绝热技术创新团队...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执着奉献,用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将16项国防专利,3项厂级技术成果,4项标准规范应用于近50个批产、预研型号的发动机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国防和社会效益。他们,就是7416厂大型发动机绝热技术创新团队!
  • 四院42所新型固体高能推进剂研制团队:“...
    “航天型号,动力先行”,一代新的推进剂意味着一代新的航天型号。面对未知的艰难和风险,面对新一代国防装备研制的需要,42所新型高能推进剂研制团队毅然肩负起使命,一路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成功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引领高能的发展之路。
  • 四院科技公司固体火箭发动机交付转运组:万...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行走”在路上,一年200多天与列车、汽车为伍,肩负着固体火箭发动机交付转运的“长途运输”任务,保安全、保质量、保交付,押送着一枚枚固体火箭发动机安全地从始发地到目的地。
  • 五院502所空间智能控制团队:用实力刷新...
    在航天五院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胸怀“航天报国”的赤诚之心,秉承“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十八大以来,取得了124星船发射成功、在轨稳定运行的优异成绩。他们敢为人先、敢打硬仗,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控制技术难题。
  • 五院总体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怀北斗报...
    五院总体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重大工程的“排头兵”、航天技术创新的“引擎”之一、航天总体设计人才的“摇篮”,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理念,孕育出“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
  • 五院微波无源产品首席专家殷新社:新以笃吾...
    “让中国的微波无源技术领跑国际航天,造福更多人。”这是殷新社最大的梦想。扎根航天科研生产一线30年来,殷新社潜心技术攻关,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 六院长江动力公司吴造甫:热心公益的“跑腿...
    吴造甫曾是60年代应征入伍的老战士。在部队,他们星期天走出军营帮当地老百姓拉粪车、施肥、除杂草、收割等,回到军营,也是争着抢着做好事。复员转业到地方40多年,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助人为乐,把学习雷锋精神、当好合格志愿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六院液氧煤油发动机副总设计师陈建华:一腔...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挺起航天强国脊梁;漫天星斗,光华璀璨,写就飞天梦想传奇。所有荣誉的获得,在陈建华的眼里,只是科研道路上的一粒细沙,他努力工作,从小处说是兴趣使然、乐在其中,从大处说是国防使命、科研责任。他就是陈建华。
  • 六院801所技能工人徐夫江:从普通农民工...
    徐夫江是航天六院801所的一名普通工人,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经过20多年的历练,在航天的舞台上,踏实肯干的他上演了一场从农民工化蛹蜕变成工人技师的大戏。
  • 七院7102厂后勤公司王元海:爱心助学 ...
    九年前,大凉山的彝族女孩加巴拉哈莫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自己能坐在窗明几净的大学教室里读书求学。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她,父母务农,收入微薄,家中还有一兄一弟,贫穷是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 七院7111厂行星滚柱丝杠研发团队:青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七院7111厂电动伺服项目部早在2009年就认识到了行星滚柱丝杠的自主研发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性,2010年便组织人员着手行星滚柱丝杠的研发,2015年行星滚柱丝杠研发团队正式成立,这是一支年轻的技术研发团队,团队12人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七院七部总设计师助理李应波:“永不言苦”
    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尤其是家中还有一个正上小学的幼子、一位年迈体弱的老父亲,照顾一老一小的事只能依靠妻子一人。但他毫无怨言,接受任务从不谈条件,总是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好工作。他就是七院七部型号总设计师助理李应波,大伙都亲切地称呼他“波总”。
  • 八院型号总指挥蔡红豪:狭路相逢勇者胜
    从型号批复立项到方案,从初样研制到试样研制,再到竞标成功。原计划7年时间,而蔡红豪带领团队不仅用2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创造了多项新纪录,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
  • 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行至天穹处 ...
    董瑶海带领团队忍辱负重,攻坚克难,将各种各样的质疑与批评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持续奋斗,他组织和带领队伍先后攻克了高精度扫描、高精度姿态控制、高精度星敏感器测量及热控、高稳定结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 八院某型号竞标研制团队:夹缝中勇抢先机
    48个拉杆箱,装满沉甸甸的材料,更装满八院人对这支队伍热切的企盼和祝福。步履轻盈的背后,是反复推敲后的自信。2018年3月,作为当年八院装备领域首个竞标型号团队,他们首战告捷!自此,为八院相关领域开疆布局打开了新的篇章。
  • 九院200厂薛涛:做一名虔诚的航天工匠
    薛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200厂无线电装接一组组长,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特级技师。参加工作26年来,参与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数十个国家重点型号的控制系统生产任务,铸造出火箭、装备高可靠、高稳定的“中枢神经”。
  • 九院13所精密装配领军人物黄德:“偏向虎...
    黄德,男,汉族,45岁,本科学历,先后两次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九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带头人,高级技师,是九院“百人工程”培养对象、核心人才。
  • 十一院彩虹公司无人机型号总工艺师谢文胜:...
    投身航天31年,谢文胜成长为技术技能并重、生产科研兼修的“专业大拿”,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而在荣誉的背后,是他面对危险“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是他面对工艺难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更是他“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报国初心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航天情怀。
  • 合肥乐凯高青:研发光学薄膜,打破国外垄断...
    高青,198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专家、高性能膜材料研究所薄膜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光学聚酯薄膜产品研发工作。
  • 十二院二所王家胜:为新时代航天智库建设添...
    王家胜,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二院纪委委员、科技委委员、技术副总师,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天发展战略、航天装备建设、航天管理决策支持等工作。
  • 中国四维遥感运行事业部:中国陆地观测卫星...
    遥感运行事业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业务部门之一,承担卫星运控、用户服务及系统运维任务。他们是中国陆地观测卫星运行保障的护卫者,为我国陆地卫星运行服务事业不懈奋斗。
  • 财务公司结算部团队:做好集团资金司库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部成立于2001年,是伴随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成长起来的专业资金结算工作团队,至今已有18年历史。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98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